“赛水质”活动开展后,福建省泉州市台投区山内溪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苏强强摄
◆林祥聪 魏然
以仅占全省8%的水资源量,养育全省22%的人口,支撑全省23.6%的经济总量。对于福建省泉州市来说,对水资源的关注比国内许多地方都更迫切。如何把有限的水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是当地亟待破解的命题。
近几年,泉州市把创新的思维融入小流域治理中去,针对当地绝大多数小水系汇入晋江、洛阳江这一特点,紧抓小流域治理这一“牛鼻子”,通过“赛水质”活动,清澈了溪流,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以赛促治”水环境治理新路。
□顶层设计好
■有赏也有罚
“赛水质”,是泉州市针对当地绝大多数小水系汇入晋江、洛阳江这一特点,以“小河清”促“大河净”,而进行的一项的环保管理创新。
以顶层设计作为小流域治理工作的突破口,泉州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以赛促治”的治理模式,从水系的“毛细血管”小流域入手,集聚资金、政策等各类资源要素,打破以往‘撒胡椒面’式的治理模式,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通过分批逐步推进,助力小流域环境的全面提升。
如何化解一些政策在落地时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让“赛水质”活动成效真正惠及一方民众?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赛水质就是要动真格。泉州市从体制机制入手,打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以环保部门为主导,水利、市政、农业、建设等部门拧成一股绳,积极做好推进、督促工作。各县(区、市)均成立由分管副县(区、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动,并通过将治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乡镇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等加以强力推进。
如何防止“赛水质”搞形式、走过场,赛后水质状况出现反弹?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强化过程监管和事后监管也是对于赛水质活动的重要考量。
泉州市环保局副局长郑天助告诉记者:“对于参加‘赛水质’的小流域,不仅要接受当地环保局每两个月1次的监测,市环境监测站还不定期组织抽查。同时,各县区均组织专项执法小组对流域周边的污染源进行摸底调查,对违法排污企业一律采取‘零容忍’态度。”
“通过发挥资金、项目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从鼓励和倒逼两个方面入手,推动泉州的赛水质活动,也是我们工作的一大亮点。”郑天助说,对参赛的每条小流域先行补助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对考核成绩名次前18名的还将分别给予5万~30万元的奖励。
此外,在两江上游补偿金和市级环保资金的安排上,也对赛水质项目予以重点倾斜。通过资金、项目的“磁场效应”,还吸引了各县区投入资金3.32亿元共同参与小流域治理工作。
有赏也要有罚,对于“赛水质”中得分不合格的小流域,要求纳入下一批“赛水质”项目继续整治,并适当扣减下一年度流域整治有关资金的补助额度,通过倒逼机制推动当地政府部门把“赛水质”工作落到实处。
□建销号制度
■群众当裁判
不仅从大处入手,更从细节着眼。泉州依山傍海,各县区生态环境差异大,产业结构也不尽相同。
在实施“赛水质”活动中,各县区还针对自身的区域特色,推出“一河一策”,量身打造相关河流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让“赛水质”更加贴近实际,赛出实效。
晋江市建立了“销号制度”,通过逐一明确流域的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染源分布,把这些污染源与相关部门挂钩,建立相应的台账,实行“销号制度”,确保污染源排查一个、整治一个、销号一个。
立足于“赛”,更着眼于“晒”。小流域治理的举措不仅要让群众知晓,治理的成果更要让群众满意。从2015年开始,泉州“赛水质”活动评分标准中还首次引入了“公众满意情况”一项,随机走访流域周边群众,由他们结合切身感受给参赛小流域打分,水质好不好,让群众当裁判。
环保之变,民生所系。以“赛水质”活动作为环保工作的新动能,小流域周边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正日益提升。
□黑水变清流
■生态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