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花间诗意浓 渭北旱塬美

更新日期:2016-04-29
摘要:图为陕西省合阳县同家庄镇如意村西韩农庄原生态体验馆一角。雷军红摄 编者按 两年前,当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吹响建设美丽乡村集结号时,为何建设美丽乡村、怎样建设美丽乡村、建...

 花间诗意浓 渭北旱塬美

图为陕西省合阳县同家庄镇如意村西韩农庄原生态体验馆一角。雷军红摄

  编者按

  两年前,当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吹响建设美丽乡村集结号时,为何建设美丽乡村、怎样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什么样的美丽乡村等问题曾引来不少舆论的关注。

  如今,在建设美丽中国、和谐中国、富裕中国的进程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已成为考量各地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标准之一。

  陕西省合阳县通过探索“美丽乡村+”模式走出了一条规划布局科学、村庄生态宜居、生活兴业富民、乡风文明和谐之路。

  ◆本报通讯员雷军红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在“2015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论坛”会上授予陕西省合阳县的殊荣;“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创业美”,这是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合阳为2016年省级“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重点示范县时的评价。

  是什么造就了渭北旱塬的乡村之美?记者日前深入合阳各地揭开“美丽乡村+”模式之谜。

  “美丽乡村+文明”

  环境文化根植乡土

  4月阳春的渭北旱塬东南边陲,汽车穿梭在乡村公路上,杨柳成行、万木吐绿、果棚连片、广场花草争奇斗艳,这就是地处“诗经之乡”的文化名镇——合阳县黑池镇的“中国文化艺术之乡”——南社村。

  就文明而言,南社村的物质文明似乎比其他农村强不了许多,但就精神文明来说,他们却是走在了前列,而这种先进的精神文明,是以先进的农村环境文化为基础。

  南社村村主任邹振学说:“实际上,南社村最突出的方面就是抓了文化建设,南社村较其他乡村农民不同的,就是他们大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当然这得益于他们深厚的文化积淀。”

  南社村在乡村发展定位上,提出了繁荣文化、传承文明,打造民间艺术之乡的目标。首先利用南社村古文化节举办合阳县东南书法大赛,成立了“合阳县书法家协会东南活动中心”和村级“书画楹联协会”,村级举办书画,在渭南市尚属首例。目前,南社村已形成了60余人的书画楹联的书法爱好者,他们坚持历史传承与创新,篆、隶、草、行、楷各种书体一应俱全,经常参加各类书画展,并获得省市县多项奖励。

  其次,南社村制定了《环保乡规民约》等环境管理制度,大力开展环境文化墙建设。漫步在每条巷道间的道路上,记者仿佛置身于诗情画意间,一面面墙壁都变成了美观又会说话的“文化墙”。一幅幅漂亮的壁画,集合了30多面“文化墙”,构成了一个个图文并茂的“环保展”。

  合阳县环保局负责人介绍说, 南社村“文化墙”的创作者都来自农民,他们在一户户农家墙体上挥毫泼墨,绘制出了南社村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在路边,在墙上,在庭院,漂亮山水画、生动民俗画、哲理诗词随处可见。同时,均以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图画、诗歌、谚语等形式传播环保知识,为美丽乡村增色添彩。

  “美丽乡村+产业”

  循环农业走向成熟

  “吃上品牌菜,穿上时髦装,住上单元房,开上小汽车,让乡下人过上如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合阳县和家庄镇刘彦村村民刘满朝感同身受。

  作为全县首个新型农村社区,刘彦村是省政府命名的省级生态村,以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成为兴业富民的样板。

  近年来,刘彦村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产业,先后栽植核桃300亩,花椒400亩,苹果200亩,养殖奶牛300头,养鸡3万羽,发展设施大棚300棚,投资200万元建成机井1座,完成退耕还林300多亩,农民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2000元提高到现在的1万多元。

  “果蔬——畜牧——沼气循环农业链可产生丰厚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刘建龙说,我们通过这个生态循环链,把产品优势变为品牌优势,有力推动了绿色无公害设施农业发展,并专门订制了“绿彦”牌富硒锶果菜包装,这个品牌已逐渐走向成熟。

  2012年,刘彦村被陕西省命名为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生态农业收入已占全村收入的60%,现在已成为渭北乃至全省蔬菜市场的一朵奇葩。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电话:+86(510)88521000

传真:(0510)88521000转803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鸿山路66号


[向上] 
服务热线
+86(510)88521000

传真:+86(510)8852 1000 转803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