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浙江破解“垃圾围城”难题获中央肯定 将在全国推广经验

更新日期:2017-02-07
摘要:垃圾分类,人称世界性难题。春节前夕,记者在浙江调研时发现,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这道难题正在被有效破解。垃圾围城的浙江答卷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肯定,并将在全国推广...

  垃圾分类,人称“世界性难题”。春节前夕,记者在浙江调研时发现,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这道难题正在被有效破解。“垃圾围城”的浙江答卷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肯定,并将在全国推广。

  浙江的垃圾分类工作起步较早。早在2000年,杭州成为全国第一批8个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之一。2003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整治入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3年,浙江推广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试点,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底,全省设区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超过50%,县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3%;全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覆盖率超过90%,4500个省级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试点村每年可减少垃圾40多万吨。

  源头分类 就地处理

  垃圾分类,要从源头分类抓起。浙江将垃圾分类的突破口,锁定在农村。

  在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向家源村,70多岁的村民李根娣每天清晨都会拎出两个垃圾袋,“会烂的垃圾放绿色桶,不会烂的放灰色桶。”在向家源村,村民分类扔垃圾早已形成习惯。

  若按照旧有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金华现有垃圾填埋场剩余寿命不到6年。为推行群众可接受、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方式,金华尝试“二分法”:将生活垃圾分为会烂的、不会烂的。“和农民讲垃圾分类,要用农民的话。”金华市政协主席陶诚华告诉记者,这套分类标准虽然算不上多准确,但简洁易懂,符合农村实际。

  为确保垃圾分类到位,在农户基本分类的基础上,浙江多地实行“农户一次分类+村保洁员二次分类”的模式,由村里的保洁员进行二次分拣、分类处理,会烂的,就地就近沤肥;不会烂,但能卖钱的回收,不能卖钱的集中外运。

  据记者了解,2013年以来,浙江选择一批村庄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垃圾分类制度由点及面,不少地方甚至实现了“全域覆盖”。

  “推动城乡垃圾分类,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是解决垃圾‘进城下乡’的有效途径。”浙江省农办有关负责人说,在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一半以上,这部分垃圾采取不同工艺,经过科学的处理就可以还山还田当肥料。

  垃圾分类的关键是人,怎样让群众主动参与是重点。浙江一些地区利用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在村里设置“红黑榜”和“笑脸墙”,用考核机制激发村民自主性。

  “哪个农户家里被点名没做好,他们自己就会觉得很没面子。”金华婺城区下张家村是远近闻名的垃圾分类示范村,村党支部书记钱瑞华告诉记者,每次垃圾分类检查情况通报时,村民们都会早早地等在那里。变被动为主动,将垃圾分类当作自己分内的事来完成,效果自然就好了。

  在富春江畔的桐庐县,183个行政村中有29个取消了保洁员;在浦江县,全县409个行政村已完成垃圾分类处置,建成16个生态处理中心和17座阳光房,垃圾分类实现了从“政府推着走”到“村民主动干”的转变。

  因地制宜 变废为肥

  前端分类只是垃圾减量的第一步,只有抓好终端处理,才能实现资源化利用,让垃圾“各行其道”。

  从现实来看,目前垃圾分类存在“先分后混”的情况,一些地方将分好类的垃圾混同装车,严重挫伤了居民的分类热情,垃圾分类不免显得费时费力多此一举。而如果采用分车装运,但终端处理依然采用混同填埋的方式,那分车的成本也相当于“打水漂”。

  为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浙江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浙江正以末端分类处置促进前端分类长效推进,到2020年,50%以上市县将具备两种(含)以上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处置能力。

  浙江各地因地制宜,垃圾分类自创“样本”。

  目前,浙江已形成机器快速成肥、太阳能普通堆肥和微生物发酵处理等模式,全省农村每年减少垃圾40多万吨。其中,浙江独有的机器快速成肥措施成效显著,截至2016年底全省已配置700多台机器;微生物发酵资源化快速成肥已在500多个村庄试点。

  在浦江县郑家坞镇的垃圾处理站内,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用粉碎机将垃圾绞碎,再倒进微生物处理机器的处理仓。“经过24小时的高温发酵,就能产出有机肥。”工作人员介绍,一台微生物处理机器,一天可以处理2吨垃圾,产生400公斤左右的有机肥原料。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电话:+86(510)88521000

传真:(0510)88521000转803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鸿山路66号


[向上] 
服务热线
+86(510)88521000

传真:+86(510)8852 1000 转803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