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今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正在各地持续展开,查得严、查得细、查得实,成为此次督查的亮点,且成果明显,仅仅数日,督查组就检查部门和企业500余个,发现上百起问题。
无论是此次的空气质量专项督查还是此前的各项环保督查,不仅声势浩大,而且动了真格,震慑明显,为压实地方环保责任、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督查持续展开,越发密集。去年以来,环保各专项督查不断,从环境执法监管到大气环境质量,再到每一次重污染天气期间,必派督查组督查应急响应情况;从环境保护部组织的督查,到各省市自行开展的环保督查,频次密集、工作持续、检查随机,恢恢之网,疏而不漏。这让地方政府及企业明白,只有严格落实环保责任,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有效改善环境质量,才能给人民一个满意的交待。
督查深入一线,很接地气。除了调阅资料,查看监测数据,环保督查越来越多地深入基层,深入实地,深入企业生产线,了解事实真相,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同时,环保督查的规格不断走高,在此次的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中,部级领导亲自带队,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先后实地调研“小散乱污”企业,走入街头村边,掌握第一手信息。同时,环保督查越来越呈现开放式的态势,内容、程序、问题、结果全公开,让媒体、公众更多地参与其中。
督查制度更加完善,程序更加严谨。随着环保督查的不断推进,地方政府及企业企图走过场、存侥幸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主动配合,甚至同步进行督查活动。如在空气质量专项督查中,山西省决定从2月13日至3月20日在全省开展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北京市环保局要求,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全力配合督查组完成督查工作。
如此密集、下沉、加严的督查,传递了一个明显的信号,不治污、懒治污、不减排,凡此种种,再也别想蒙混过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