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河北垂管改革落地生根

更新日期:2017-02-24
摘要:这是一项牵动全局的重大改革。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是对地方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革,是底盘性制度改革。 这是一项没有经验可循的改革。河...

  这是一项牵动全局的重大改革。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是对地方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革,是“底盘性”制度改革。

  这是一项没有经验可循的改革。河北超前谋划、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细化量化实化各项改革措施,为全国构建环境保护管理新体制趟路子摸经验。

  改体制,调机构,动人员,强保障,一项项改革从“设计”迈向“施工”。如今,环保垂改正在河北的“试验田”上落地生根。

  ■体制怎样改?

  横向激发“块”上主动性,纵向加强“条”上权威性

  坚冰深处春水生。

  2015年底,河北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省委书记赵克志要求,河北省这项改革要走在前、作表率,形成可推广、可示范的经验模式。

  2016年12月17日,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北省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两天后,省长张庆伟主持召开河北省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扩大)会议,就启动实施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进行了动员部署,标志着河北省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这次省以下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一定意义上说是‘命题作文’。”河北省环保厅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杨智明解释说,要通过改革切实解决好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4个突出问题”。

  具体来说,一是难以落实对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督责任,二是难以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三是难以适应统筹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的新要求,四是难以规范和加强环保机构队伍建设。

  强化问题导向,细化环保责任,在横向上激发“块”上主动性。《实施方案》提出,要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对当地生态环境负主要责任,其他领导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制定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环保责任规定和负有生态环境监管职责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要求,实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强化相关部门环保监管责任。

  《实施方案》全面理顺了环保管理体制,在纵向上加强“条”上权威性。改革后,河北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环保局将实行以省环保厅为主的双重管理,县(市、区)级环保局调整为市级环保局的派出机构,由市级环保局直接管理。在干部任免、财政供养关系上进行相应调整,从管理体制上避免地方干预。

  确保监测数据有效性,推进“测管协同”。《实施方案》确定,将环境质量监测上收到省级,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将执法监测、污染源监测以及应急监测重点放在市县,支持配合属地环境执法,形成环境监测与环境执法有效联动、快速响应。

  与此同时,河北还将加强基层环境执法,规范队伍建设,强化属地环境执法;依法赋予环境执法机构实施现场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条件和手段。同时,通过建立省、市、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研究解决环境保护重大问题,强化综合决策,形成工作合力。

  “河北一系列改革的目的,是要建立健全条块结合、各司其职、权责明确、保障有力、权威高效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统筹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规范和加强环保机构队伍建设,构建高效协调的运行机制。”杨智明说。

  ■机构怎么调?

  重点解决县级环保部门与当地党委、政府及其部门间的协同问题

  “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河北在改革中将成立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杨智明说,这个机构的设立,主要是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制,重点解决环保垂直管理后各级环保部门特别是县级环保部门与当地党委、政府及其部门间的工作协同问题。“目前,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方案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初步确定省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组长由省长担任,副组长由同级党政分管领导担任,通过后将进入实施阶段。”

  紧盯改革目标,河北将对现行环保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在监察机构设施上,河北省将在省环保厅设专职负责环境监察工作的厅领导和相关处室,同时跨区域设置6个环境监察专员办公室,向各市派驻环境监察处,驻市开展环境监察工作,实现对省直部门和市县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日常环境监察和定期环境督查的全覆盖、常态化。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电话:+86(510)88521000

传真:(0510)88521000转803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鸿山路66号


[向上] 
服务热线
+86(510)88521000

传真:+86(510)8852 1000 转803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