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刘晓星北京报道 为有效解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传输通道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袁江华建议,加强传输通道城市大气污染防治,需要各地市协作联动,整合资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实现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是科学研究决策,制定详细规划。组织科研单位,监测、研究传输通道城市大气污染物的相互传输关系,摸清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大气污染物分布、组成、来源等基本情况,研究传输通道城市之间大气污染物的传输途径、地区间相互影响关系等,提出传输通道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议措施,并研究制定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中长期规划。
二是开展联防联控,确立机制保障。突破行政区划利益藩篱是跨省市协调的关键。省市之间许多方面政策不统一,发展进度不统一,相互间各项工作的对接难度较大。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传输通道城市共同参与的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协商、决策机构,结合各省市实际以及空气质量状况统筹安排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空气质量整体改善。
三是完善法规制度,推动协作治污。建议国家层面研究形成区域性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合理确定区域内统一的产业准入标准、污染排放标准与违法处罚标准,防止污染产业在区域内的转移。建立传输通道城市之间大气污染信息交流平台与大气污染突发状况应急响应预案,加大联防联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