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来,野生动物保护问题一直受到关注。当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成效如何?还有哪些努力空间?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江建平。
中国青年报:当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江建平: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在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工程后,一些动物栖息地得以恢复或保护,动物种群得以发展壮大。此外,在国家环保部和中国科学院的联合支持下,中国动物分类及保护方面的专家联合完成中国脊椎动物受威胁状况的评估研究工作,其中涉及的诸多成果也体现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成效:如国宝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麋鹿则由“野外灭绝”降为“极危”;在鸟类中,朱鹮的保护成效也非常好,其野生种群数量和分布区不断扩大, 在本次评估中由“极度濒危”降为“濒危”;爬行动物中的扬子鳄、两栖动物中的镇海棘螈基本都得到有效保护。
中国青年报: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还有哪些困难要攻克?
江建平: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之间的矛盾需更好地协调和平衡。另一方面,不法分子利欲熏心,不断偷猎偷捕具有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对这些贩卖、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需要严厉进行处罚。
中国青年报:当下我国野生两栖动物的生存现状如何?
江建平:我们去年对我国408种两栖动物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受威胁的两栖动物共计176种, 占评估物种总数的43.1%, 明显高于世界两栖动物受威胁率(30.8%)。
两栖动物中,受人为抓捕影响较多的主要有疣螈(观赏用)、山溪鲵和蛤士蟆(药用)、棘蛙(食用)等。此外,一些极度濒危的物种,如挂榜山小鲵、普雄原鲵、小腺蛙等,分布区都很狭窄,而且没有被任何自然保护区覆盖, 因此需要尽快开展栖息地调查和保护工作。另外,还有一些物种,如中国大鲵,虽然有较广的分布范围, 但种群数量稀少, 正在一些地区逐渐消失。
中国青年报:像中国大鲵等野生动物出现地区性消失的情况,原因是什么?
江建平: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为过度捕捞,甚至出现竭泽而渔式的捕捞;二是人类活动产生污染,原有栖息地已经不适合、不容中国大鲵的繁衍;三是一些水电开发工程并没有按要求保证生态流量,导致野生动物的原有栖息地退化或丧失,不能再繁衍中国大鲵了。
中国青年报:在野生动物保护问题上,您有什么建议?
江建平:我认为,首先要加强规划、管理和监测。以两栖动物为例,最普遍的致危因子是栖息地退化或丧失。现行的国家保护网络对很多两栖动物的重点栖息地区没能完全覆盖,一些保护区对两栖动物保护的重视也不足。因此,需要制定和发布系统的全国性两栖动物保护行动计划,特别是要囊括所有受威胁物种、最小生存种群。同时制定管理计划,对一些极度濒危但又没有被保护区覆盖的物种开展紧急的迁地保护工作或就地建设适宜的保护地。
其次,加强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单一措施很难解决过度捕捉的问题。在我国,人们对两栖动物的食用需求可能已远远超过了其野外种群的数量,这意味着特定物种的商业化养殖在未来将是满足需求的唯一途径,同时还要强化对商品化养殖的严格许可证制度,确保交易的养殖动物都来自养殖场的繁殖群体。
近年来,少数物种的人工养殖已取得成功,并有较大生产规模,各级政府和部门也组织开展了一些养殖物种的增殖放流。同时,也注重提升增殖放流的质量,避免出现对自然种群的疾病传播、遗传污染等。
第三,加强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加强对物种受威胁机制的研究,尤其是特殊致危因子,如全球气候变化、过度捕捉、疾病、污染和外来物种等,系统地开展受威胁物种的生物学研究和监测。另一方面,重视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教育并引导人们不要利用受威胁的野生动物种群获取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