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如果处理不好,将会给人们的居住环境带来巨大威胁。
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的重要基础。只有加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才能提高垃圾处理能力,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推行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不久前,记者来到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南部的鲁家山循环经济基地采访,这里的大型垃圾焚烧厂每天要处理掉北京六分之一的城市生活垃圾。北京城管委环卫设施处处长林晋文告诉记者,目前北京每天产生垃圾2万多吨,现在有包括鲁家山在内的3个垃圾焚烧厂,焚烧掉的垃圾占到总垃圾量的43%。到“十三五”末期,北京垃圾焚烧处理率将达70%。
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鲁家山循环经济基地投资运营方负责人贾延明告诉记者,生活垃圾在垃圾池经过7天发酵,进入焚烧炉焚烧发电。如果垃圾分类做得好,垃圾焚烧的热值就高,效率自然就高。而影响热值的关键因素是垃圾中含有水分的高低,这对垃圾分类特别是干湿分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入焚烧厂的垃圾绝大部分经过了垃圾转运站,垃圾转运站承担着垃圾分类的任务。记者来到北京马家楼生活垃圾转运站,站长刘凯告诉记者,垃圾车把从各个居民区收集来的垃圾送到这里进行上线分选,经过滚筒筛选、磁力分选、风力分选等自动处理工艺后,分选出焚烧料、有机料、塑料和铁。
垃圾的来源就是居民小区里的垃圾桶和每家每户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
为什么要推行垃圾分类?来自住建部的数据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大,2015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1.91亿吨,2016年突破2亿吨。这么多垃圾要处理,需要不断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垃圾分类就是垃圾处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只有分好类,才能提高垃圾处理的能力和效果,减少处理过程中的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在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看来,生活垃圾分类在我国已经推行16年了,取得了一定成效,激发了全民的垃圾分类热情。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垃圾分类的意识都得到了普遍宣传。同时,垃圾分类的系统性认识普遍提高。2000年刚开始开展垃圾分类的时候,主要还是可回收和废品,现在垃圾分类有可回收物、家庭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与国际上先进的发达国家基本一致。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还知道了要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缘何不尽如人意
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将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8个城市列为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
2011年4月,国务院出台意见,明确要求推进垃圾分类。鼓励居民分开盛放和投放厨余垃圾,建立高水分有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实现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循环利用;进一步加强餐饮业和单位餐厨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建立餐厨垃圾排放登记制度。
如今,走在小区里、大街上,尽管标有分类标识的垃圾桶随处可见,实际上垃圾并没有分类投放。不少试点居民区,垃圾分类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混放”“混装”的状态。还有些地方起初推行垃圾分类时,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很高,但看到垃圾车来运垃圾时,把居民们分好类的垃圾混放在一起运走,居民们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了。
为何多年以来垃圾分类的推广不尽如人意?清华大学教授刘建国说,主要是因为垃圾处理能力的提升不明显。
刘建国认为,垃圾分类是由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组成的垃圾处理系统,分类处理系统各个环节必须要配套衔接,形成高效顺畅的系统。“四分系统”关键在一头一尾,即分类投放和分类处理。而全民参与是我国垃圾分类明显短板,前端分类投放准确率较低,制约了后端分类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污染控制效果;反过来,后端处理设施不到位和低效率又影响了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垃圾分类要从短板寻求突破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发出了推进我国垃圾分类的总动员。近日,《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正式颁布,又给出了推进我国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其中提出,到2020年底,实施强制分类的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