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之年。很多地区都在采取硬措施,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有的地区自然条件和工作基础较好,但仍在进一步挖掘潜力,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好;有的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处于中游,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也不突出,但仍在多方面发力,努力缩小差距;还有一些地区工作基础较差,长期处于大气质量排名末位,要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压力巨大,急需加大力度,铁腕治污、精准治污,补上这块短板。本版今日特开辟专栏“完成年度任务 打好蓝天保卫战”,反映各地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努力,以飨读者。
湖北省环保厅日前通报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2016年度实施情况考核结果,十堰市考核得分93.5分,等次为优秀,考核得分位居全省第一。
此次考核范围为湖北省17个重点城市,考核实行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双考核,以二者中较低等级为考核结果。
2016年,十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得满分,全省第一;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得分为93.5分,同样为全省第一。
“省一号”是如何炼成的?十堰市环保局局长冯安龙说,这是十堰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单位共同参与下,大力开展“源解析”精准找源、“联席会”精准寻策、“集团军”精准施治的结果。
“气”不打一处来怎么办?
开展源解析精准找源
“‘气’不打一处来。”谈起十堰大气污染源,负责大气源解析工作的十堰市环境监测站副站长胡玉感慨万千。
胡玉所说的“气”,主要是指十堰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经过一年多努力,十堰大气源解析有了初步结果:二次粒子(含硫酸盐、硝酸盐和二次有机碳SOC)、移动源、煤烟尘和城市扬尘是十堰城区大气PM2.5主要来源。
记者了解到,十堰开展大气源解析工作“事出有因”。2015年初,一场重污染天气不期而至,且数天阴霾不散。
哪些是十堰内源大气污染“大头”,以便更好地寻找精准防治之策?
因没有数据支撑,负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关人员总是说不清道不明。为了找准污染源,2015年底,十堰在全省率先启动大气源解析工作。
大气源解析是个“技术活”,需要较深的专业造诣。为提高源解析工作精准度,十堰环保局邀请中国环境科学院有关专家担任技术指导,并抽调局系统唯一的博士胡玉担纲,带领一群硕士并肩“攻坚”。
大气源解析工作“杂而多”,并分春夏秋冬四季分别采样分析,其主要工作包括环境受体样品采集、识别污染源、各类污染源样品采集、建立颗粒物成分谱、建立受体成分谱、化学质量平衡模型解析、正矩阵因子分解模型解析等。
胡玉说,仅各类污染源样品采集就包括固定燃烧尘、移动源、土壤风沙尘、道路尘、建筑水泥尘、城市扬尘、餐饮油烟尘、生物质燃烧等。为了采集到各类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他们一年四季攀高爬低,常常忙得不可开交。
部门各自为政怎么办?
组织联席会精准寻策
“冬季是燃煤锅炉污染大季,我们要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快燃煤锅炉淘汰进度,尽早完成燃煤锅炉年度淘汰任务……”在一次大气环境质量分析联席会上,十堰市大气办工作人员王莹率先发言。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大气环境质量分析联席会,十堰市每月召开一次,会期半天。经信、环保、住建、水利、水文、公安、文体、气象、综合执法、南调办等10多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参与其中,主要研究分析上月空气环境质量,共同寻求大气污染治理之策。
每月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一次分析会,也是一种特殊的《大气法》学习教育方式。十堰市大气办有关负责人王勇说,十堰大气环境质量分析联席会开展顺畅,各相关部门召之即来,来之即能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除了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外,十堰还出台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当污染状态(AQI大于100)超过3小时且没有明显好转时,十堰便立即启动大气污染防治联动响应,督导有关部门采取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排污单位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增加道路冲洗降尘频次等举措,各负其责,防治大气污染。
当污染状态达到连续24小时均值的AQI大于200时,十堰便启动重污染天气Ⅳ级(蓝色)预警,督促各部门做好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响应工作。
治污措施如何落实?
组建“集团军”精准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