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环境保护部开展 “两学一做”专题学习创新大讨论暨改革推进会

更新日期:2016-05-06
摘要:环境保护部今日在京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创新大讨论暨改革推进会,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出席会议并讲话。陈吉宁强调,要把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推进改革结合起来,切...

  环境保护部今日在京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创新大讨论暨改革推进会,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出席会议并讲话。陈吉宁强调,要把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推进改革结合起来,切实加大抓统筹、抓质量、抓落实的力度,推动形成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让人民群众在环境质量改善上有更多获得感。

  这次大讨论是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创新大讨论的第一次活动,并把推进改革作为大讨论主题。旨在通过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快推进环保领域的改革工作。13位同志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个核心目标,结合各自承担的重点改革任务,从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管理转型等方面积极建言,为推进改革出谋划策。这对于进一步明确改革思路,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推进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工作的落实将具有重要意义。

  陈吉宁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指出,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为深化党内教育做出的又一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中央为此进行了具体部署。环保系统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切实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担当起来,把学习教育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契机,大力培育勤政有为的作风,切实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生动局面。要突出抓好“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这个重点,把推进改革作为衡量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把解决影响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机制体制问题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扬敢打硬仗、攻坚克难的劲头和作风,不断推进生态环保领域各项改革向前发展。

  陈吉宁指出,我们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把开展创新大讨论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自选动作,把推进改革作为大讨论的开篇之首,充分说明推进环保领域各项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陈吉宁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领域改革。继中央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后,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1+6”改革方案,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框架。改革举措出台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抓落实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前所未有。根据中央赋予的改革任务,我们把抓改革举措落地放在全面深化改革、改善环境质量的突出位置积极稳妥地推进,呈现出上下联动、蹄疾步稳、一些重点领域有所突破的良好态势。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整个改革工作还存在抓统筹不够、抓质量不够、抓落实不够等问题。必须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的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对抓改革落实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督办督察,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陈吉宁强调,推动改革部署落地见效,要着力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增强改革工作的紧迫感。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落地见效的关键期,任务艰巨繁重。各级环保部门必须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时不我待和钉钉子精神,聚精会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

  二是落实改革主体责任。凡是承担改革任务的部门,都要知责明责、履职尽责,做到各就各位、各尽其责。主要负责同志要把抓改革作为一项政治责任放在心中、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亲自抓谋划、抓部署、抓落实,对经办的改革事宜要全程过问、全程负责、一抓到底。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采纳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

  三是加强改革统筹协调。要坚持抓重点和带整体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促进、重点突破和渐进推动相衔接,注重各项改革的内在联系,全面协调推进。鼓励更多地方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并注意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要增强大局意识和系统思想,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生态环境瓶颈和短板,有针对性地完善改革举措,并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及出台时机,使各项改革不断向中心目标靠拢,确保各项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电话:+86(510)88521000

传真:(0510)88521000转803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鸿山路66号


[向上] 
服务热线
+86(510)88521000

传真:+86(510)8852 1000 转803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