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内景
◆魏然 林祥聪
拥有海绵般良好的弹性,在吐纳间,轻松化解城市水资源困境及城市内涝难题——去年以来,“海绵城市”成为不少城市建设的关键词。
而早在2003年,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在校园规划时就融入了功能湿地的生态理念,与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不谋而合,可谓海绵城市建设的先行者。
福建省厦门市是个淡水资源稀缺的城市,华侨大学的模式能否为厦门提供可参照的范本,海绵城市要怎么建,在推广中还欠哪些火候?
以湿地结构引领规划
启示:规划为先,尊重自然
走进华侨大学厦门校区,随处可见绿色草地、透水地面和有“绿色墙体”的生态建筑。华侨大学副校长刘塨介绍说,校区建设前,曾是一片有山、有水、有田、有池塘、有白鹭的荒野。“我是北方人,看到白鹭自由飞翔,感到很稀奇,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把这里的生态尽可能原样地保护好,把白鹭留住。”
但是如何保持原有的自然环境,又保证校园的正常功能,是当初制定规划的一大难题。“旱涝并发,水体黑臭,很多时候是因为生态严重失衡,湿地系统被破坏。”刘塨说,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反复研究,华侨大学在规划初期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基于功能湿地理念进行生态校园规划。
所谓“功能湿地”理论,首先是着眼恢复水资源生态平衡,集污水处理、雨水收集、中水回用、洪水防治于一体。“我们以湿地结构为规划结构,再划分校园用地,再进行建筑布局,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生态规划模式。”刘塨说。
2003年,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开始校园规划,2004年动工建设,为保护校内的大小湿地,校方与施工方曾多次展开拉锯战。
“为什么校内道路是弯曲的,不直接取直?为什么这个楼的朝向不是正南正北,不少人对华大的校区建设很不解,其实这里面也大有文章。”华侨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苑宝玲说,“这些‘不得已’的细节就充分体现了我们对于这里原有生态的保护,我们的校园建设是完全遵从生态规划的。”
据了解,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基地内养殖水面(荷花池、排洪渠、水产养殖等)约占校园面积的15%,于是设计者决定将原有的湿地资源进行恢复。与专家探讨和检测后决定,将原有周边村庄的水渠改造成南北向和西北向两道防洪渠,并将这两道防洪渠的水汇集到校区最北面的环形湖面中。而将校园与城市之间的墙体和栏杆取消,形成开放校园,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最后水经集美大道埋设的箱涵排入杏林湾。这种将客水引入人工湿地,并与原民用水渠和池塘湿地连成一片的做法,既经济实用,又形成了完整的湿地系统。
污水回用日节水2000吨
启示:政策为先,中水回用
污水对不少城市来说是负担,但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来说却是资源。在华侨大学绿油油的草坪下,埋藏着一个全埋式的污水再生水处理站,日处理量4300吨。污水处理厂占地5400平方米,建在地下,大大节省了校园用地。华侨大学有学生1.5万人,依靠这个处理站,不仅实现了生活污水零排放,还实现了中水回用。
据介绍,校园污水经过前端处理进入处理站后,通过生物降解膜过滤处理技术,成为可再次利用的再生水,通过专用管道,用于冲洗厕所、浇灌等。
“华大校区的厕所有两种输水管道,一白一绿,其中绿色的管道里是再生水,用来冲洗厕所。”而校园的花草树木也全是用这种水浇灌。甚至连景观水池的用水,也是靠中水补充。通过这样的中水回用处理,华侨大学校园每天能节省2000多吨自来水。
“中水回用”能否缓解厦门淡水资源稀缺的问题?“中水回用”能否推广到人居环境的单元,比如小区?
“可以将市政功能融入社区中,将分布式污水处理厂与中水回用结合起来,处理后就地回用,虽然一次性投资大,但总投资其实比建个大型污水处理厂要少得多。”苑宝玲认为,中水回用在技术上不存在问题,如何向全市推广,如何与社会资本融合?这些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功能湿地消除看海尴尬
启示:透水为先,综合统筹
不少城市一遇强降水必然开启“看海”模式,华侨大学建校以来还未有过发大水的现象,这得归功于校内的大“海绵”——大大小小的湖泊和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