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实施九年,效果不理想——
“白色污染”缘何仍侵蚀绿色生活方式
去菜场买菜或超市购物时,你是愿意使用免费提供的超薄塑料袋,还是花钱购买商家提供的塑料袋,或者自带环保购物袋呢?看似简单的一道选择题,在“限塑令”实施9年而效果却并不理想的当下提出,就显得不那么轻松了。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下发。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限塑令”实施初期,商场、超市、菜市场一度出现无免费塑料购物袋的局面,人们购物也开始使用其他材料的购物袋。当时的调查显示:全国3万多家塑料袋生产企业中,有一半左右停产或转产。可以说,效果相当显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未持续太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免费塑料购物袋开始悄然回归,不仅“限塑令”刚出台时的明显效果不复存在,人们甚至感觉塑料袋的用量比以前更大了。
监管不力“白色污染”卷土重来
小商铺重新提供免费塑料袋,大商店继续售卖数量可观的塑料袋……9年过去了,政府颁布的“限塑令”最终未能有效控制“白色污染”,原因何在?
监管不力被认为是“限塑令”被“架空”的直接原因。想当初,超市、菜市场总是有人检查“限塑令”的执行效果,商家自然不敢放肆。但塑料袋的生产企业众多,销售渠道和使用场所更是五花八门,在旷日持久的“猫捉老鼠”游戏中,监管部门鞭长莫及,检查力度和频次跟不上,导致一些商家又肆无忌惮地提供、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塑料袋。
在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晖看来,通过价格杠杆推行“限塑令”,效果当然有,却相当尴尬。“一方面,有偿使用塑料袋背后的价格弹性不足以让人望而却步。几毛钱的价格对一些精打细算的老年人或许还有一定影响,但对于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要单纯从经济上考虑,恐怕效果微乎其微。另一方面,消费者付费以后,会产生代偿心理,使用起塑料袋来反而会更理直气壮。”
多数消费者不在意塑料袋的成本,商家就有了提供的动力。
在浙江省杭州市屏风街农贸市场,记者发现每个摊位上都绑着一叠白色塑料袋。每称好一把青菜,摊贩就熟练地扯下一个袋子把青菜装进去。“袋子是免费的,大部分人需要我们提供袋子。”一位摊贩坦言。
小摊位随便给,大超市则从塑料袋的有偿使用中获利颇丰——手拎袋一律收费,连卷袋则以强制消费的方式转嫁到商品价格中。
此外,“限塑令”还面临随“互联网+”兴起的快递业和外卖业的新挑战,这恰恰是“限塑令”实施和监管的“灰色空间”。有数据显示,我国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如果按照每个订单使用两个餐盒估算,目前国内互联网订餐平台一天使用的塑料餐盒数量约达4000万个。
看来,在互联网经济高歌猛进之时,小小塑料袋带来的影响远非当初“限塑令”设想的那么简单。
使用成本低“限塑令”收效甚微
“限塑令”旨在提高塑料袋获取的成本,让用户为使用塑料袋支付一定的费用,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家住山西省太原市并州路的李女士说:“随身携带购物袋不方便,也记不住,我只要去超市购物都会购买几个塑料袋,几毛钱就能解决的事,不必那么麻烦。”拥有李女士这样想法的消费者其实不在少数。显然,用低微的经济杠杆来控制购买、使用塑料袋,已被证明收效甚微,需要另想他法。
有专家建议,“限塑令”应该延长监管链条,不仅要限用,还要限售、限产,在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同时发力。“不妨参考环保行业‘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将‘限塑令’的执行重点放在供给侧。可对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征收环保税,将环保成本转嫁给供给侧,并通过给予塑料袋回收商家补贴,从而控制供给并做到回收利用环节的环保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