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环保督察组公布的典型案例和问题线索中,不难看出,污染企业关停搬迁、“土小”企业整治、落后产能淘汰等一些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一经督察通报,很快就整改到位。
这方面的案例很多。唐山市委、市政府多次发文要求主城区周边焦化、钢铁等重污染企业搬迁,但久拖未决,督察组一来,问题就解决了。石家庄市元氏县一些煤炭物流园及储煤场扬尘污染、衡水市土小企业群和“工业大院”污染等问题也是由来已久,通过落实督察整改要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
这些“老大难”问题,有的是历史形成的,有的涉及面广,有的利益关系复杂。对地方党委、政府来说,解决起来确实有客观方面的困难,虽然年年都在推动,但效果一直不理想。然而,问题复杂不代表就解决不了。从这次督察整改情况来看,相关地方党委、政府还是有办法、有能力把难题解决好的。
长期以来,对于生态环保领域的很多“老大难”问题,一些地方解决起来或因循守旧不善创新,或瞻前顾后不愿创新,或畏葸不前不敢创新,改革创新的内在动力不强。往往等到上级来督察、等到红头文件明令要求,在外力的督促推动下,才明确了新的思路,拿出了新的办法。虽然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仍显得被动,而非主动创新。如果不能真正增强主动创新意识,这次被督察出来的问题解决了,那些没有被督察组点名的问题还将很难解决。
面对复杂的环境问题,创新思路和工作方法不能等,也不容拖,否则不仅会贻误解决问题的时机,还可能损害相关部门的公信力。现实工作中,生态环保领域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如同沉疴痼疾,沿用传统办法已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治老病要用新药。
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自加压力,主动自觉地换个角度来重新审视,换个思路来具体部署,换个办法来重点推进,不能被动地靠外力来推动,上面要求紧就推一推,上面督察严就动一动,而要在主动创新中破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