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黄龙岘村庄美景,独有的“笑脸”水景吸引了众多游客。 俞旭摄
◆本报记者徐小怗 见习记者褚方樵 通讯员王永建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小学学生王禹泽近日在家人陪同下来到黄龙岘村游玩,见到美丽的竹林、满目的茶园、传说中的古驿道,孩子撒着欢在村里尽情玩耍,累得满头大汗也不歇着。
像王禹泽一家子一样来黄龙岘村玩的游客很多,有本地的也有外省的,就连“老外”也经常光顾这里。
黄龙岘村以前偏远闭塞,交通不便,从村里到主城南京需要半天时间,甚少有人知道。而如今,小村庄每天都会迎来众多游客,村里主干道的两旁遍布农家乐、茶餐厅、民俗店铺,生意爆棚。
曾经偏僻的小山村怎样实现华丽转身?记者日前来到有着“南京小九寨沟”之称的黄龙岘村实地探寻。
■政府国企联手
□村庄环境改善
“以前黄龙岘村最宽的路不过3米,而且坑洼不平,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老百姓进个城都难。” 原南京黄龙岘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汤濛说。
“原来村子里鸡鸭到处跑,猪圈随意搭,垃圾漫天飞,污水满地流,后来政府对村里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拆乱治破,大力改造,环境比以前美多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牌坊社区的老书记陈崇新见证了黄龙岘的发展历程。
黄龙岘村被江宁区政府确定为新一批“金花村”之一。2013年,江宁区根据南京市委、市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要求,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江宁街道与江宁交通集团成立南京黄龙岘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充分挖掘茶文化内涵,积极拓展农林副及旅游产业,打造茶文化旅游村。
他们先后改造墙面8万平方米,新建公厕4个、停车场 5个、休闲广场3个,架设太阳能路灯96盏,河塘清淤4200立方米,拆除废旧猪圈、粪坑、披房83处,新增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实施“雨污分流”, 铺设污水管网6200米,建成1座日处理能力为100吨污水处理设施;配备保洁车辆两辆、垃圾桶83个、保洁人员12人,垃圾实行日产日清。村庄环境实现华丽转身。
“2013年,江宁区西部旅游大道环线建成后,我们农村公路有10米宽,村里通了旅游公交专线,从市区过来只需要40分钟车程。村里建成36家农家乐、4家茶社、6家农家客栈、1处垂钓中心,还有茶坊等民趣园,吸引众多本地市民及外省游客前来度假休闲。”汤濛说道。
据了解,政府和国企合作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新模式,这在南京江宁是首例,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
门前屋后梅树摇曳、紫薇花开,村庄绿化覆盖率达90%。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也让群众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黄龙岘52户村民自发签订了包括不乱倒垃圾、不破坏绿化、不私倒污水等8条规定的《村民环保公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黄龙岘人的共同追求。
同时,黄龙岘村严格落实生态红线保护,不影响生态功能,不占用生态空间,有效把自然资源和人工环境融为一体,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双赢。
■依托互联网络
□推广观光旅游
这座“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目前已实现WIFI全覆盖、24小时智能监控和统一物业运维等现代化管理。同时,黄龙岘村不断创新宣传渠道,通过网络、微信、旅游推介会等形式,推广生态茶乡观光游,擦亮江宁美丽乡村名片。
黄龙岘占地0.91平方公里,村子里52户人家世代以采茶种地为生。
“过去我们种茶叶,只能靠天收,还愁卖不掉。现在环境美了,城里人愿意下乡呼吸新鲜空气,我用自家房子开农家乐,还可以销售自产茶叶,一年轻轻松松能挣10多万元。”土生土长的黄龙岘人李先生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和记者拉家常,现在变化太大了,实现互联网订餐订宿,生意应接不暇。
生活环境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串连成线、辐射到面的江宁美丽乡村建设理念带动了黄龙岘旅游业发展。
黄龙岘村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优势,把丰富的山水资源,农业资源变为产业优势,构建成具有品茶购茶、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生态科普等功能的开放型绿色生态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