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作为长江经济带上的11省市之一,是长江的重要下游区域。太湖流域北滨长江,上游的东、西苕溪是主要入湖河流,多年平均入太湖水量占到太湖多年平均总入水量的2/3。黄浦江发源于湖州市安吉县章村镇,是上海市重要水道,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条支流。
浙江省苕溪所在地区以及太湖沿岸各地在水污染防治方面采取的有力措施,将更好地保障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浙江按照环境保护部统一部署,全面加强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视生态环保工作。2013年以来,全省坚持以“五水共治”等为重点,打造美丽浙江,积极对接、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2016年印发的《浙江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方案(2016~2018年)》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注重生态屏障共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打造绿色生态廊道。
近日出台的《浙江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全省长江经济带新增污染源要得到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削减,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为全省主动对接、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浙江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秉持的核心理念。”在近日召开的浙江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座谈会上,浙江省治水办副主任、省环保厅副厅长王以淼表示,浙江省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全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省份。
2017年又是浙江省治水尤为关键的一年。按照《浙江省劣Ⅴ类水剿灭行动方案》要求,到2017年底,全省河湖库塘及小微水体全面消除劣Ⅴ类水。由此,一场全民剿劣行动展开。
据统计,浙江省财政7年内要投入600亿元用于治水,2014年以来,省财政已累计投入330多亿元,各地“三公”经费削减30%以上全部用于治水。
浙江除了太湖,还有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相连。为此,浙江严格落实《杭州市京杭运河“河长制”工作方案》。
今年以来,省、市级河长就全面剿灭劣Ⅴ类水工作牵头召开运河水环境治理河长工作会议两次,形成了上下联动、共商共议的良好治水模式。近三年,共整治运河杭州段流域范围内黑臭河44条,总长达88.9公里。
浙江省环保厅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1~6月,京杭运河(杭州段)各省控断面和交接断面水质状况良好。
污染治理与转型升级结合
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浙江把污染治理和转型升级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环保倒逼,加快去污染产能。
据了解,浙江省完成了“十二五”铅蓄电池、电镀、印染、制革、造纸、化工等六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共关停淘汰企业2250家,搬迁或原地提升3490家;开展22个特色小行业整治,完成整治企业近万家。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转变,Ⅳ类及以上水体比重提升到93.2%,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从不合格转为连续3年优秀,成效非常明显。
湖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姚玉鑫表示:“保护水质,首先要从源头控制。治和控要兼顾,严守生态红线,指导招商选资,不符合的项目坚决抵制。仅2016年,湖州市就拒绝项目28个。”
今年3月29日,环境执法人员对湖州沈氏铝业有限公司开展检查,发现公司将模具清洗过程中产生的碱水通过车间旁水泥沟及管道渗排至厂区东侧河道,造成严重污染。经检测,公司厂区东侧河道水样pH值超过国家排放标准。依据相关规定,责令这一企业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处罚款人民币6万元,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通过源头管制、中间治理、后面监管大力把住,整治后,不但没有影响经济,反而促进了经济增长。”姚玉鑫说道。
加重生态考核淡化GDP
早在 2003 年,湖州就提出“绿色GDP”的概念。湖州各区县、杭州淳安、衢州开化、温州文成和泰顺、丽水各区县 ……随着这个名单的不断拉长,显示着浙江各地对于 GDP 认知的与日俱进。对丽水、衢州两市和淳安等26县不再考核GDP,强化生态保护责任,树立绿色发展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