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轮次巡查组正式进驻前夕,环境保护部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巡查工作培训会,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亲自到会作动员部署,要求按照“严、真、细、实、快”的要求,认真负责地完成巡查工作。
今年4月开始,环境保护部启动了为期一年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其目的一是切实改善环境质量,解决人民群众“心肺之患”;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近半年的实践看,效果很好。
李干杰部长在总结前期强化督查巡查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督查管理思路。巡查是“五步法”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向上衔接督查和交办,向下衔接约谈和专项督察,作用十分重大。
为切实推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顺利开展,部党组决定从部直属机关抽调2480人次,组成102个工作组,对“2+26”城市所有县(市、区)开展为期4个月的巡查。可以说,这种大兵团作战、全天候巡查,实现了一个时段内巡查的常态化。
这次常态化巡查,坚持了一条工作主线——改善质量。监测数据显示,虽然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总体上呈现持续改善趋势,但秋冬季改善效果不明显,重污染天气在一些时段高发、频发,持续时间长,污染浓度高,影响范围广。2017 年上半年,京津冀地区PM2.5 平均浓度不降反升,同比上升了14.3%,形势非常严峻。这次巡查,就是要通过传导压力,切实推动“PM2.5浓度总体平均下降15%、重污染天数下降15%”目标的实现。
这次常态化巡查,把握了一个基本导向——问题导向。今年4月以来开展的强化督查,发现了两万余家问题企业,占检查企业总数的57%。其中,“散乱污”企业和散煤燃烧问题十分突出,基数很大,违法违规现象较多。这些问题不解决,秋冬季空气质量很难有改观。这次巡查,就是要看交办给地方的问题解决了没有,解决得怎么样。
这次常态化巡查,抓住了一个关键环节——压实责任。从近半年的强化督查来看,有些部门和地区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压力传导不到位的现象。督查发现的“散乱污”大量存在、治污设施不完善、废气直排、小锅炉整治不彻底等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与党委政府尤其是一些区县级及以下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责不到位存在很大关联。这次巡查,就是要将责任压实,将压力真正传导到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多次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求。全力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
基于此,所有巡查人员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和增强“四个意识”,充分认识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的重要性、必要性、正当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力保障攻坚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为其他地区大气污染防控探索道路、积累经验。
基于此,各级党委政府务必要提高思想认识,积极配合,真正把督查、巡查作为促进突出问题解决的契机,真正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真正推动突出问题整改,真正建立长效机制,以空气质量的不断改善取信于民,以环境保护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