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省大理州考察时,对洱海的保护治理作出重要指示。
洱海作为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和大理市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取得初步阶段性成效。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5月洱海全湖水质综合类别为Ⅱ类,6~8月全湖水质综合类别为Ⅲ类,实现10多年来洱海第三次保持5个月达Ⅱ类水质。
“政府实施抢救模式保护治理洱海有效果了,公布的洱海水质监测数据也越来越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大理州”)大理市海东镇南村银梭岛环洱海巴士站旁,一位手扶小背篓、正在歇脚的白族中年妇女说。
高位推动,集聚保护治理合力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洱海水质总体在Ⅱ至Ⅲ类之间波动,处于富营养化初期和关键转型期,洱海保护治理面临严峻挑战,压力前所未有。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先后多次到洱海流域开展实地调研,对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
在综合分析研判找准洱海保护治理短板基础上,云南省委、省政府于2016年11月30日作出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保护好洱海流域水环境的重要决策部署。随后,云南省环保厅洱海抢救性行动工作组进驻大理州帮助指导洱海抢救性保护治理工作,并召开了洱海抢救性保护行动工作推进会。在此基础上,省政府九湖水污染综合防治督导组加强了对洱海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的实地调研督导。
针对大理州政府财力有限的实际,云南省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明确从2017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6亿元洱海保护治理专项资金。
大理州委书记陈坚认为,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更加坚定了大理保护治理好洱海的信心。全州各级干部群众自觉把洱海保护治理的重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真正形成了洱海保护治理的强大合力,为加快改善洱海水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精准施策,全面抓实“七大行动”
“迅速行动,实施抢救模式,保护治理洱海”“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白底红字的洱海保护治理各种宣传标语,不仅在洱海沿岸随处可见、家喻户晓,也真正成为了当地政府推进洱海保护治理的具体行动。
为更加科学、精准治理污染,大理州围绕改善和提升洱海水质的目标,组织精干力量编制《洱海抢救性保护行动方案》并获得省政府批准。
大理州上下以“我不上谁上、我不干谁干、我不护谁护”的决心,倾力推进以流域“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治理、面源污染减量、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综合执法监管、全民保护洱海为重点的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
常年保持Ⅱ类水质的洱源县茈碧湖,是洱海上游重要的补给水源。实施七大行动以来,当地在实施好环湖湿地恢复及湖滨带修复建设的同时,严厉取缔非法捕捞设施,强力保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在清波荡漾的茈碧湖岸边,几位村民正在集中焚烧从湖里取出的一大堆地笼。茈碧湖镇九台社区居委会主任闻烈高告诉记者,最近已清除以前渔民偷偷放置在湖里的地笼1.8万多个,取缔非法捕捞渔船54艘。
推进洱海保护治理,截污治污是核心和关键。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指挥部截污治污工程提速工作组组长熊仲华说,为争取工期,部分截污工程在确保建设质量前提下进行了三次提速,双廊污水处理厂实行24小时不间断施工。
截至目前,洱海环湖截污一期工程6个污水处理厂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21.84亿元,洱海环湖截污二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57亿元。力争2018年6月实现洱海流域城乡截污治污全覆盖。
通过采取不断健全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精准治污支撑体系、全面推行洱海流域双河长制、围绕目标实施最严治湖措施、强化蓝藻水华防控、加大资金保障投入等一系列组合拳措施,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初步成效,主要湖湾水域水生植物长势好,近岸水体感观明显好于往年同期。
全民参与,巩固提升治污成效
在推进洱海保护治理进程中,大理州深入实施宣传教育,建立全民参与洱海保护治理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洱海保护,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努力营造全民保护洱海的良好氛围。
苍山十八溪是洱海清水补给的重要水源之一,流经大理市三文笔村绿桃村小组的梅溪是由北向南第十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