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审议通过。这一方案致力于解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定目标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对此,记者邀请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学术委员会(攻关总体专家组)相关专家,对《方案》进行解读。
中国环境报:《方案》中大气重污染治理攻关的目标是什么?
答:总目标是:利用2年半左右时间,集中优秀科研团队,构建立体观测、实验室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研究系统,识别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来源和主要成因,实现空间上城市尺度、时间上污染过程尺度的精细化描述,建成综合科学决策支持系统,形成科学结论,回应社会关切,支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为其他区域提供科学指导与行动指南,打好蓝天保卫战,保护公众健康。
分目标是:
1.结合现有环境监测网络,构建支撑大气污染机理研究和科学决策的大气污染综合立体观测系统,明确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气候、气象影响和二次转化机理,实现不同地区、不同时段PM2.5及有毒有害物质来源的精确识别,形成大气重污染来源成因的科学结论,评估大气重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和健康防护措施的效果,并做好向公众的科学解读。
2.完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源排放清单,建立非电行业、柴油机、农业和农村面源的动态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制定重点行业强化管控技术方案。
3.构建集重污染天气应对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于一体的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科学决策支持平台,为全国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方法、工具包、优化措施和政策体系。
中国环境报: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方案》将重点攻关哪些技术难关?
答:根据《方案》,我们将全面组织各相关方向专家,集中攻关,重点突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基本共识及主控因子、区域整体性的排放现状评估和管控技术方案、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路径及重污染天气应对策略、大气污染的人群健康影响与风险等4方面的关键技术。
中国环境报:《方案》将分为哪些专题?
答:专题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
专题将设置7个研究课题,针对现有项目观测点位分散、时空不一致、质控不统一等问题,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关键传输通道建立和完善综合立体观测网,并开展秋冬季强化观测实验;针对现有源解析方法繁多,结果的精细化、时效性及实用性等不足的问题,建立多技术融合、可交叉验证的源解析方法;针对目前对大气PM2.5爆发式增长机制的说法不一,在重污染形成的大气物理和化学机制、主控因子等方面形成基本科学共识,回应社会关切。
标志性成果是:天地空一体化大气环境综合观测网与数据共享应用平台;具有共识性的京津冀秋冬季重污染形成的化学和物理过程机制,定量解析污染源排放、气象条件和化学转化对重污染形成的贡献;大气污染精细化源解析技术业务化平台,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时空同步PM2.5归一化源解析结果。
专题二:排放现状评估和强化管控技术。
专题将围绕一项基础技术:“2+26”城市排放清单编制和快速量化响应技术,七个关键领域为:冶金、建材、VOCs重点行业、“散乱污”企业、煤炭使用、柴油机、农业源开展研究。建立一套完整且具有时效性的动态高时空精度网格排放清单,摸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各类行业排放现状,提出排放治理、环境监管技术方法和结构优化方案,特别是重污染天气的行业调控对策建议。
标志性成果是:构建一套区县级高时空分辨率大气污染源动态排放清单的编制、校验和更新技术方法体系。厘清非电行业多污染物排放特征,建立最佳可行技术和综合整治方案,建立不同行业“散乱污”企业的界定标准等,提出涉煤行业煤炭减量化与清洁利用一揽子解决方案,形成以交通结构优化和需求调控为核心的柴油机强化管控技术方案,提出农业氨、土壤风蚀扬尘和秸秆焚烧的强化治理技术方案。
专题三: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科学决策支撑。
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综合科学决策支撑不足的问题,主要开展区域空气质量调控技术与决策支持平台、大气承载力与空气质量改善路线图、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和舆情分析技术平台、“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等研究,形成能够有效支撑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决策和实施的技术能力。同时,建立统一的综合科学数据管理平台,并开展整个攻关项目的成果集成与应用,以全面支撑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科学决策的相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