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守好绿水青山 何愁金山银山

更新日期:2017-10-13
摘要:山风徐徐,鸟鸣声声,穿行在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茂密的赤松等树种长势良好,生机盎然。呼吸着山上特有的新鲜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保护区里影响生态环境的...

  山风徐徐,鸟鸣声声,穿行在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茂密的赤松等树种长势良好,生机盎然。呼吸着山上特有的新鲜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保护区里影响生态环境的房车营地、小旅馆、小饭店等全部撤出,严格控制游客数量,依托生态优势大力推广特色农业,保护区外围村庄发展林家乐等项目,村民人均收入增长水平高于烟台市平均水平……

  强有力的生态保护措施让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生态农业、林家乐则让周边村民尽享生态红利,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和谐之路。

  理顺管理体制

  设立工委管委,不考核经济指标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烟台市东部,是依托昆嵛山林场建立的。它是山东省唯一的森林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赤松的原生地和全球赤松林分布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好的天然分布中心。拥有植物1073种、鸟兽和昆虫1161种,是全球同纬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为更加完整地保护好昆嵛山区自然资源,全面提升管理水平,2010年7月,烟台市设立了昆嵛山保护区工委管委,作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统一领导、管理全区经济和社会事务,并按照生态系统的内生需求,在外围增加20平方公里保护带。把紧邻保护区的36个村、1.2万人口统一区划,组建昆嵛镇,和昆嵛山林场一起,由保护区直接领导。昆嵛山以其独有的生态地位成为了烟台市最年轻的“行政区”。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主任吴有进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在大力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等生态富民产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自然保护区绝不是开发区,只要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坚决撤出取消,让保护区的天更蓝、山更绿、气更净、水更清。”

  在理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保护区还拥有县级管理权限和有力的政策资金支持。对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的考核,以生态保护为主,不考核招商引资、财政收入、GDP等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指标,每年财政拨款1亿元。

  烟台市出台了《烟台市委市政府扶持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发展的意见》,扶持内容包含森林防火和资源保护、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产业、特色文化、改善民生等8个方面。在资金保障上实行“三保”政策,即保区工委管委和镇机关正常运转、保国有林场规划化管理、保辖区群众基本生活和全区基础设施建设。

  吴有进对记者说:“目前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健康,生物量和林木蓄积量持续增加,珍稀物种不断回归,水源涵养功能日益增强,赤松群落的自然演替已成为亚顶极群落。”

  创新管理模式

  做好加减法,靠山吃山换个“吃法”

  自然保护区如何实现发展与保护兼顾?保护区内生态要保护,保护区外群众要吃饭,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着力做好加减法,让曾经的靠山吃山换了个“吃法”。

  吴有进说,提高当地村民收入的方法中,最见效的肯定就是靠山吃山,但如今的靠山吃山绝不是原来的采石挖沙,而是依靠乡村旅游发家致富。

  发展乡村旅游,昆嵛山有优势,但需要提档升级。保护区最先做的,却是减法。

  他们把保护区里所有影响生态环境的设施全部撤掉,比如房车营地、小旅馆、小饭店,全部撤出取消。再就是控制游客数量,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昆嵛山通过网上预约控制游客数量,一天最多销售5000张门票。

  做好了减法,才是做加法。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正大力建设乡村旅游龙头示范村。

  在昆嵛镇桃源村,记者见到了经营林家乐的李俊东。4年前他还在外地打工,如今则在老家开起了林家乐。

  “野生菌丸子汤、保健鸡汤是我们家的主打菜。”李俊东说。

  桃源村林家乐最大的特色就是食材都是原生态。李俊东在山上散养了一些山鸡,开辟了专门的基地种菜。

  他告诉记者:“旺季的时候差不多一天能接待七八桌人,一桌大概十来个人,还有从香港、澳门等地来的客人,去年赚了10万元左右吧。”

  据了解,仅是李俊东所在的桃源村,就扶持了9户林家乐,今年已经是第四年。李俊东说,刚开始发展林家乐时每年都获补贴1万元现金。此外,还有物料补贴,如灶台、桌椅、锅碗瓢盆,是保护区给予的补贴,每副碗筷上都印着“桃源林家乐”的标志。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电话:+86(510)88521000

传真:(0510)88521000转803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鸿山路66号


[向上] 
服务热线
+86(510)88521000

传真:+86(510)8852 1000 转803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