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省南平市全市森林覆盖率77.35%,境内3条主要水系水质均为Ⅰ~Ⅲ类,全市空气平均达标天数占比98.5%。
生态环境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南平市的经济成绩也有不俗表现。今年上半年,南平市生物制药、文化创意、食品加工等产业产值694.1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71.3%。第三产业成为南平发展主动力产业,大武夷旅游发展高端化、集聚化,上半年总收入232亿元,同比增长20.2%。
南平的“双丰收”从何而来?多年来,南平市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建立“青山赎买”制度,保护青山与林农增收两不误
“多亏了赎买政策,我们不砍树、不卖树,就把钱挣了。”2015年,南平市所辖的武夷山市启动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收储工作,有330亩林子的武夷山市星村镇朝阳村林农程诗贵签了“青山赎买”协议,领到了67万元补偿金。
事情得从2006年说起。当年,武夷山市全面禁止阔叶树采伐、天然林皆伐和九曲溪流域人工商品林择伐等作业;2009年,全面停止了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和全市天然林采伐作业的审批;2011年,不再批建新茶园。
但是,在有效保护的同时,一些商品林由于生态保护的需要和政策的影响,林木资产很难变现。既要靠山吃山,又要护山养山,林农如何增收?
面对这样的难题,2015年6月,武夷山市出台了《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收储实施意见(试行)》,计划用10~15年时间开展“青山赎买”,收储6.6万亩人工商品林,将其改为生态林,当年就收储了3900多亩商品林。
2016年,武夷山市探索由“赎”改“租”机制——产权不变、贷款继续,让林农兼职管护,既提高生态维护能力,又额外增加收入。至今年5月,武夷山市、顺昌县、建阳区投入6880万元,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收储13864亩,其中赎买8194亩、租赁5670亩。
今年起,武夷山市首创的“青山赎买”制度开始在福建全省推广。
在任生态考核,离任生态审计,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
绿色生态是闽北最大的优势,保护好生态优势,是南平市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责任。既要GDP,又不唯GDP,怎样考核才能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今年8月,南平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南平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对全市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行评价考核,与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相衔接,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不仅在任时要考核生态政绩,领导干部离任了也要审“生态账”,任期辖区污染也需担责。2015年以来,南平市审计局相继开展了光泽、松溪县党政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并在全省率先开展了20多个乡镇层级试点。
“针对干部的离任审计,过去主要侧重于经济方面。建立生态审计,有利于改变一些干部‘唯GDP论英雄’的传统发展理念,建立绿色政绩观。”南平市审计局负责人介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领导干部任期内辖区森林、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资产变化状况为基础,通过对其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审计评价,界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
据介绍,在光泽县的党政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已问责38人,并提出审计建议30条,促进了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生态保护责任清单的建立和完善。
生态效益显现,绿色产业成为“领头羊”
“在市场经济中,生态效益并非摸不着、看不见。”南平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南平坚决停批引进所有矿业开发、高耗木材加工、污染工业等项目,全市累计关停企业600多家。南平市先后获得“绿色示范城市”“低碳城市试点”“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试点”等多个金字招牌,每年因此获得的国家财政、基金支持就超过8亿元,占本级财政10%以上。
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最核心的是选准产业。南平市委、市政府选准与生态资源、人文历史相得益彰的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制品、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着力构建富有活力的产业体系、技术体系、政策体系、金融体系,实现绿色强市、绿色富民。
如今,南平市绿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引领南平发展的“领头羊”。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南平发展的新增长极。国内领先的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商——浪潮集团在南平投资50亿元布局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旅游产业有了全新发展,南平市着眼“全域旅游”,首创“水美城市”建设,把水流域治理与资源开发、城市改造、美化生活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