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加班16天,没顾得上给同在一幢大楼工作的丈夫留下一句叮嘱……
厚厚一叠监测数据未及签字审核,还整齐地摆放在她的办公桌上……
2017年10月24日16:30,当救护车呼啸着驶离武汉环保大楼时,谁也不曾想到44岁的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共产党员史新宇同志,骤然倒在工作岗位上再也没有醒来……
默默耕耘,辛勤奉献,直到昏倒前的半个小时,她最后嘱咐同事的还是关于监测业务。平凡岗位上24年的坚守和付出,史新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执着信念,诠释了环保工作者的奉献精神。
信仰:做一名出色的环保工作者
回顾史新宇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工作经历,可以看出她思想进步的历程。
在入党志愿书中她写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遗余力地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对一些新仪器、新方法的研究摸索,不能怕麻烦,做一名出色的环保工作者,为21世纪的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思想汇报中,史新宇写下这样一段话。
带领科室主动放弃周末完成234个样品、23项参数的分析工作,配合湖北省环境监测站完成国家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带领大家连续加班16天完成355个外接样品分析以及1000多个数据的报送工作,满足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采测分离工作要求……
史新宇所在的中心分析室是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重要的技术部门,承担着全市地表水、空气、土壤、污染源等各类环境监测样品的实验室分析工作,为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这里每年报出分析数据约9万个,加班加点是史新宇的工作常态。
除了常规监测,突发性环境事件应对也有她的身影:2007年9月汉江发生甲醇货船爆炸事件连续两星期参加应急监测;2012年3月白沙洲水厂发生污染连续20天战斗在实验室;2014年的长江水质应急监测中,24小时持续监测……
一份份常规监测报告,一次次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并肩战斗的幕幕场景,犹在同事们的眼前。史新宇生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她立志献身环保事业的初心。
奉献:昏倒前的最后一刻还在指导业务工作
“她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还是关于比赛的谆谆教导。” 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二室的邓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工作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半个小时之后就昏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最后时刻的最后嘱咐,正是史新宇致力于培养年轻力量、发挥“传、帮、带”作用的生动体现。
近十年来,史新宇先后培养出4名全市“环境监测技术状元”和18名“环境监测技术能手”,为武汉市监测技术能力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
邓方是今年技能大赛的选手之一,高强度的赛前训练曾一度让她身心俱疲。“我很担心即将到来的决赛,而她一直很温柔地鼓励我,还给了我操作性极强的考场技巧。”提到与史新宇共事的最后一幕,邓方至今难以接受她离去的事实。
从一名普通的实验分析人员,逐步成长为技术过硬的专业骨干和高级工程师,到成为中心分析室副主任,史新宇的工作基本覆盖整个实验室工作的全领域。她熟练掌握60多个项目的分析技术,涉及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等多种方法。2002年她代表中心参加市环保局组织的“环境监测技术能手”比赛,凭借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荣获“武汉市十佳环境监测能手”称号,并获得实际操作项目第一名。
2012年,她带领科室成员研究新方法,探索新技术,成功啃下地表水109项全分析这块“硬骨头”,使武汉市在全省率先实现109项全分析。
同事张星星说:“她是一个温婉细腻、大度谦和的人,善于包容年轻人的缺点。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总结出来的工作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
担当:主动承担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
实验室分析工作需要经常与各类有毒有害试剂和气体打交道,对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史新宇非常重视实验室的规范和安全,至今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科室主任刘燕燕追忆:“她经常在实验室巡查,及时排除实验室安全隐患,再三叮嘱大家注意安全。”除此之外,她还主动承担起科室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后勤保障工作。科室职工送给她一个“实验室大管家”的亲切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