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陈能场——做土壤科普圈的KOL

更新日期:2018-01-12
摘要:广东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就在这趟航班上。当大多数人阖家欢乐跨过新年时,陈能场的跨年是在天空中跨过的。为此,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跨年:您跨时间,我(还...

  广东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就在这趟航班上。当大多数人阖家欢乐跨过新年时,陈能场的跨年是在天空中跨过的。为此,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跨年:您跨时间,我(还)跨空间!2018,新年快乐。

  把时钟再往前拨几小时,陈能场刚刚结束第九届中国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活动。会议休息时间,他忙里偷闲,接受了记者采访。同时,审核了微信公号《土壤观察》的内容,发布了《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的解读文章。

  两天前的12月28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开展的“十大科学传播达人”终评进入公示阶段。获选名单里,陈能场是10位获奖者中唯一进行土壤科普的环境类科普达人。在陈能场转发的朋友圈里,许多朋友给他留言祝贺。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副所长张甘霖连发3个大拇指符号,提醒他“记得报中国土壤学会”。环保人青松留言说,实至名归。

  1. 关于土壤的科普,太少了

  陈能场的时间排得很满,2017年1月1日,他同样是在空中跨年。自从给自己加码土壤科普的工作以来,他每天过得像打仗一样。

  写与土壤相关的科普文章,到实地考察做科研,做土壤相关讲座,为政府做专家咨询,是近几年他花费时间、精力最多的事。其中,有关科普的副业大有越俎代庖的意味,也正是这些事情,让不少人认识了他。

  “土壤的科普比较复杂。这是由其特殊性决定的。比如,重金属会给土壤带来影响,修复耗时、费力。因此,科普的目的是为了强调风险控制,有预警的意义。”陈能场的普通话有浓郁的闽南口音,“在我们国家,关于土壤的科普太少了。”他说,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他想做的,就是“努力传播,让人们正视土壤保护重要性”。

  2010年,微博兴起。到2012年,忽如一夜东风来,微博几乎席卷了每个人的手机。陈能场和往常一样,滑着屏幕,陡生一种想法: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专业写一写?很快,他以真实姓名开通了微博,开始写作。

  由于他的专业性,很快赢得了两万多粉丝。“我用自己的真名,微博给我加V认证。这样,读者会信赖我说的话。加V,是对真实性负责。” 陈能场解释说。

  2013年,有关镉大米超标的新闻引发舆情,甚至让人们产生恐慌。作为长期从事土壤镉污染的专家,陈能场自然成为记者们追逐采访的对象。最多的一天,陈能场要接待十几位记者,说得口干舌燥。结果,却又不尽如人意。

  陈能场翻看最终的报道:“记者们大都各取所需,内容较为片段化。我真正想表达的,记者又不感兴趣。”他觉得无奈。

  不如自己写。

  不久后,读者们翻看《南方都市报》,“舌尖上的重金属”成为其中一个专栏,以每月两篇的频率见报,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知识,告诉公众理性认识土壤污染防治。随后,他又在《东方早报》开设了“生活的土壤学”专栏,不乏《土,能吃吗?》如此趣味十足的话题。

  杨柳就是在“传统媒体+微博”的宣传攻势中,认识陈能场的。作为“一席”的编导,她的一项工作就是找到那些知识达人,并说服他们来演讲。“一席”成立于2012年,通过现场演讲和网络视频等方式,邀请知识大咖分享知识、信息和观点,是有名的知识传播平台。目前在优酷上,已经更新到492期。

  收到杨柳从微博发来的私信邀约,陈能场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听说要做报告,还有点紧张,一开始就拒绝了。”

  杨柳没有死心,她回复说:“陈博士不要谦虚,我把你在微博上发表的1000多条微博都‘翻烂’了,你应该来做这样的演讲。”这席话,令陈能场若有所思。

  “被她的诚意打动,最终我走入了演播大厅。”2013年,陈能场演讲的《生病的土地》在互联网上收获了百万点击量,成为当时土壤科普界的一匹黑马,影响力很大。

  “局部土壤污染的现状不容回避,但也不像公众理解的那样恐怖。科学家需要告诉公众真相,以正视听。土壤‘生病了’,但是可以治愈。就像人也会生病,看病就诊就能康复一样。”陈能场解释说,但得有人站出来说。

  2 . 两个人,33000+粉丝

  2016年末,“一席”做了一个年度回访大会的视频录制,他们又找了陈能场录制视频。

  几年过去了,“出镜”对陈能场而言,已经是小菜一碟。2013年视频的百万点击量,让他充分感受到互联网的力量,“科普原来可以通过视频等媒介传播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去”。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电话:+86(510)88521000

传真:(0510)88521000转803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鸿山路66号


[向上] 
服务热线
+86(510)88521000

传真:+86(510)8852 1000 转803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