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江苏化工的阵痛与重生

更新日期:2018-07-16
摘要:化工,这个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超过1/10的支柱产业正在让江苏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疼痛。 泰州偷埋化工废料、镇江茂源化工违法排污、徐州蓝丰公司露天堆存大量反应釜6月初中央环境...

  化工,这个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超过1/10的支柱产业正在让江苏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疼痛。

  泰州偷埋化工废料、镇江茂源化工违法排污、徐州蓝丰公司露天堆存大量反应釜……6月初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以来,生态环境部曝光江苏省6个整改不到位的案例,其中5个都与化工有关。人们不禁要问,江苏的化工产业究竟怎么了?

  透过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的视角,来梳理江苏化工产业的历史,感受它正在经历的阵痛,并于阴霾中窥见一丝转机的曙光,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这一产业在江苏省的发展轨迹,更可成为全国同行业对照自省的样本。

  ■历史

  走进镇江市丹徒区茂源化工有限公司,时光仿佛穿梭回上个世纪90年代。厂房破败,设备陈旧,管理混乱,就连工人的脸上,也挂着现在少有的漫不经心。

  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期间,群众举报茂源化工废气污染严重。然而当地以罚款代替整改,“回头看”的时候,茂源化工几乎还是两年前的老样子。生态环境部在通报中指出,茂源化工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无一进行规范处置,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几乎随处可见。

  茂源化工是一个极端典型,它身上有江苏很多化工企业的通病——规模较小,设备老旧,污染治理敷衍了事。

  小和散,在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材料工业处处长李健看来,这是江苏化工企业的主要问题。

  2017年江苏省化工产业收入达两万多亿元,全国排名第二,但是全省的化工企业有5433家,李健说:“按目前江苏化工企业平均规模计算,德国巴斯夫(BASF)一家企业几乎抵得上我们上千家。”

  “小”源于先天不足。李健认为,江苏化工产业的大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乡镇工业大发展时期,来自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与地方合作,办起很多小化工厂,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较小、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却很大。因此,苏南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迅速显现。

  苏南进行环保整治后,化工产业开始向苏北蔓延。

  “那时候不是想选择什么产业都可以的,只要有企业愿意来,县里就很高兴了。”说到这里,连云港市灌南县常务副县长李占超的笑容中露出一丝苦涩。当时灌南县刚刚开始成立工业园区,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配套也不全,只有化工企业认为外部干扰少,愿意来投资。

  于是,化工企业在江苏省内遍地开花,到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时,竟达到6300余家,被督察组专门作为问题反馈给地方。

  “化工企业本身的特点就是投资比较大,产生‘三废’比较多而且治理复杂。”李健认为,正是规模“小”,技术又不先进,使很多企业在环境理念和治理能力上都无法达到环保要求。

  刘国才是生态环境部华东督察局的副局长,也是本次“回头看”江苏组的总协调人,在他看来,江苏化工产业的污染物排放问题也比较突出。一些化工园区和企业污染治理和处置设施不到位,废水、废气排放不达标,甚至违法排污;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未得到规范处置,少数企业偷埋偷倒;对园区和企业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江苏化工产业的另一个特点是“散”。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在反馈中特别指出,全省化工企业入园率仅30%左右,有的地区甚至只有约10%。

  即使进入园区,问题依然存在。

  李健认为,建设化工园区的本意是让产品环环相扣,组成完整的循环产业链。国外一些大的化工园区都是一家大企业吸引跟它配套的中小企业在周边建厂,按照市场规律自然形成产业链条。“然而我们的化工园区,政府招商引资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些只能称作是化工企业集中区,在产业链的衔接上经常不能兼顾。”

  此外,江苏省化工产业的布局也不尽合理。“一些园区、企业设置与现有功能定位不协调,比如,江苏省约2/3的重化工产能集聚在长江两岸;长江沿线分布着700多家化工企业和100多个化工码头,产业发展与保障水源安全监管压力大。”刘国才说,“还有一些园区和企业紧邻居民区,防护距离不达标,搬迁问题未解决,群众投诉仍然较多。”

  而且,一些区域几乎全是化工企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李健说:“这种地方特别容易滋生作坊式的小企业,因为市场就在那里,随便做一点配套产品就能赚钱。”

  ■阵痛

  化工污泥随意堆放、化工废料偷埋地下,10天之内,泰兴市被生态环境部通报两次。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电话:+86(510)88521000

传真:(0510)88521000转803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鸿山路66号


[向上] 
服务热线
+86(510)88521000

传真:+86(510)8852 1000 转803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