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位于肯尼亚的内罗毕国家公园里觅食的斑马。中国环境报记者 邓佳 摄
◆中国环境报实习生 张倩
“Go Wild for Life”(为生命呐喊)——这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提出这一主题的用意,在于呼吁更多人们关注当前时刻发生的对野生动植物物种的非法贸易,及由此给这些地球上美丽生灵带来的痛苦。
不仅今年的世界环境日聚焦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在此前闭幕的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也通过一项新决议,敦促成员国在国家层面上采取进一步措施,通过国际和地区合作,防止、打击和消除野生动植物及相关产品的供应、运输和需求,从而终止非法贸易。
象牙只有长在大象身上才有价值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数据显示,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犯罪金额高达每年200亿美元,与毒品、武器及人口走私同为全球主要非法贸易活动。
在非洲,大多数盗猎者已经不再是几十年前的非洲穷困的农民,而是装备有直升机、全球卫星定位装置和各种先进武器的犯罪集团。
仅以大象为例。如今,每年有数万头大象被偷猎者屠杀。象牙黑市2014年规模逼近每年190亿美元(约合110亿英镑)。而象牙等野生动物制品和毒品、军火、人口走私共享统一渠道,其每年190亿美元的收益中颇有一部分流入了恐怖组织的资金库。
要制止这种灾难性的非法贸易,我们可能需要提醒自己和他人,活着的大象比死去的它们更有价值。这些美丽的生物有着充分的生态、文化和经济价值。
此外,保护濒危动物,也要保护他们日益萎缩的栖息地。新一代青年人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深知这个大陆的自然遗产所面临的危险,并急于改变此现状。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野生动物的非法捕杀与贸易严重威胁着物种的存续、生态的可持续和生物多样性,也威胁着国家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健康。
象牙,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财富和实力的象征。在巨大的利诱下,肯尼亚的大象不断遭到盗猎,大象数量从1973年的9.5万头减少到了现在的3.5万头。为遏制非洲象的快速下降,1989年《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对国际象牙贸易下达禁令,中国是这条禁令175个签署国之一。
但事实上,在整个非洲大陆,目前生活着大约45万~50万头大象,每年约有3万头被猎杀。在市场中私下交易现象时有发生。对于非法捕杀与贸易必须零容忍,并通过政策、执法与司法予以严厉的打击。
据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野生动物保护专员华宁介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取措施,从立法和执法上加大了对野生动物非法捕杀与贸易的制裁与打击。
中国从去年到今年承诺禁止国内象牙贸易,在2019年3月前禁止非洲象牙雕刻品、非洲狩猎纪念品象牙和公约前象牙的进出口。
美国也颁布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走私的国家计划,修改相关法律打击濒危物种犯罪。
欧盟今年2月颁布了欧盟打击野生动物走私的行动计划,加强欧盟内的执法、协作。
肯尼亚上个月一次性焚毁了105吨象牙和近1吨的犀角。坦桑尼亚、加蓬、乌干达、赞比亚等国家出台相关贸易禁令。尼泊尔严厉的偷猎处罚和正式的司法系统帮助其在过去5年中的3年实现了零犀牛偷猎。
华宁表示,希望做出承诺的国家能以实际行动禁止濒危野生动物贸易,进而减少对这些物种的非法捕杀,在物种尚未濒危、甚至灭绝前给予充分的保护。一些非洲和东南亚国家也需要加大对非法捕杀和走私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罚力度,以对犯罪分子起到更大的震慑作用。国际公约组织在考虑建立一种评估机制:在允许某种濒危物种的国际间商业性贸易前,先提前评估其是否会影响这一物种在野外的存续。
降低消费的出路在于寻找替代品
巨大的市场需求量是非法贸易剧增的最重要因素。如何才能减少人们对现代象牙制品的需求呢?不少专业人士表示,只有寻找到合适的替代品,才能有效减少需求。目前来看,牛骨、河马牙、猛犸象牙等是较为合适的替代品。
据了解,无论从质地还是纹路,猛犸象牙均是现代象牙的绝佳替代品,且不涉及动物捕杀,所以无论是收藏还是交易均是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