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靖江市召开机关作风建设暨综合表彰大会,靖江市环境保护局由于2018年各项工作完成出色,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靖江市机关绩效考评十佳服务地方发展单位”称号,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建设被评为全市改革创新奖一等奖。会上,靖江市环保局局长朱靖作了题为《守卫蓝天碧水净土 打造生态宜居家园》的发言。2019年,靖江市环保局将围绕生态环境高质量的要求,瞄准“创一流、争第一、抢唯一”的目标,以“归零翻篇”的心态再出发,勇担新职责新使命,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唱响“生态宜居地”的时代凯歌,打造环保战线的“东线第一帆”!
战“环境污染”顽疾,精准发力,战则必胜。一是守护“气”的清新。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大力推进煤改气、煤改电,深入开展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造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全面建成重要区域、重点企业大气监测预警监控点,以及机动车远程在线监控网络,打好减煤、控排、降尘“组合拳”,确保2019年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一降一升”,力争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让“靖江蓝”成为自然常态。二是营造“水”的纯净。深入落实“水十条”,工业废水实施“一企一管一口”专项整治,完善收集排放体系,实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实施“接管入厂工程”,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城镇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深入开展入江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保持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更好地彰显水城特色。三是修复“土”的生机。围绕“摸清底数,预防污染,严控风险,扩大修复”的思路,认真做好农用地详查成果集成,积极开展210家工业企业场地调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守“生态安全”底线,担当实干,守则必严。一是源头治理突出“控”。严格落实“三线一单”,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功能定位及环境容量优化产业布局,强化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三挂钩”,实行总量和强度“双控”,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承载力。二是监管服务突出“实”。锁定“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问题,制定“四查三访一评”执法流程,配套建立责任落实、双提升、考核监督专项方案,创新规范管、系统管、长效管“三管模式”,探索实践环境监管执法的“靖江标准”。紧贴我市产业特点,适时举办生态环保创新实用技术推介会,组建环保专家顾问团,围绕环保政策、人才、技术等,创建线上线下“绿色管家”服务平台,为企业环境治理提供新动能。三是生态保护突出“严”。落细落实“3个1/3”理念,推动长江岸线生态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强夏仕港清水通道保育与涵养,坚决“守好一江清水”。在全省首推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率先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红线区域功能不降、面积不减、性质不变,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提升。
创“无废城市”品牌,勇闯新路,创则必成。一是聚力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立足现状,着眼长远,科学合理规划,统筹建设垃圾、污泥、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和飞灰、危废填埋场,切实提升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水平。二是聚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畜禽粪污就近就地综合利用,推动农作物秸秆全量利用,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探索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机制,共建升级版美丽乡村,留住鸟语花香和田园风光。三是聚神开展“全民减废行动”。着力推动生活方式的绿色革命,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引导公众在衣食住行方面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拒绝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力促生活垃圾减量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