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殷切希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要求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5年来,江苏将“强富美高”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取得阶段性成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4万元,环境质量和政治生态同步优化……
“强”的内涵、“富”的本质、“美”的标准、“高”的指向——身处改革开放前沿和应对风险挑战的“前哨”,江苏以强烈答卷意识,不断深化对“强富美高”的理解,力求再一次为全国发展探路。
经济强:补其“短”尤显其“长”
从“苏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经济总量占全国十分之一、13个设区市全部跻身百强,“经济强”是许多人对江苏的第一印象。但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要求,江苏重新审视、自我加压,按照“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定位,开启了“扬长补短”的新征程:
江苏“强”在实体经济,更要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强”在区域发展相对均衡,更需加快补齐苏北短板;“强”在国内市场,更应在世界上抢占一席之地。
江苏制造业总产值约占全国1/8、全球3%。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榜单中,江苏占24席,并包揽前4名。为夯实根基,江苏2017年起为实体经济企业减税降费超过3300亿元,2019年计划再降成本逾1600亿元。
“但凡发展得好的时期,都是重视和抓牢了实体经济。无锡如此,江苏亦然。”上世纪90年代担任无锡市委书记的洪锦炘如此感慨。
无锡是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和现代乡镇工业发祥地之一,“实业报国”精神薪火相传,经济总量曾居江苏第二。但2007年“太湖蓝藻水危机”后,无锡所有重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在省内靠后甚至垫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平衡?无锡一度陷入了“路径彷徨”,“脱实向虚”之风有所抬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无锡反复实践和探索,发展路径重新清晰,于2015年确立“产业强市”主导战略,聚焦实体经济。至2018年,无锡15个主要经济指标有10个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3618亿元,增长9%,增幅20年来首次位列全省第一。
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生产核电叶片等高端动力部件,主要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60%。公司副总经理王金吕说,企业家就像候鸟,对气候特别敏感,看到“做实业不吃亏”,自然能专注于主业。
戒虚求实、治本致远,无锡是江苏固守实体经济的缩影:围绕“制造强省”目标,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实体经济腾飞,离不开创新的“翅膀”。
167所高校、750多家独立研发机构、80多万研发人员,这是江苏的厚实“家底”。但人们发现,广东有华为、腾讯,浙江有阿里巴巴,江苏“有高原却少高峰”。为改变这一局面,江苏近年来导向上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布局上突出发挥南京的辐射支撑作用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路径上注重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产业技术研发转化的先导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成立本身就是创新。成立以来,产研院年均转化科技成果1000项,年均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100家,未来5年争取有60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作为创新资源,有60家专业研究所作为创新载体,与600家省内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创新中心,为江苏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支撑。
苏州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已与各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创新载体94家,建设总经费近120亿元;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5000余项,项目经费超230亿元,一大批科研成果在苏州转移转化。
“发展均衡”是江苏另一鲜明标签:苏南“冲锋在前”,省会南京发力提升“首位度”,长江以北各市持续提速,盐城GDP突破5000亿元、徐州已近7000亿元,南通更被视为“万亿俱乐部”的候选。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说,作为发达省份,未来发展“格局要更大、视野要更宽、系统性要更强”。“系统化思维”被他多次提起,就是“考虑任何一个事情,既要考虑到发展的渐进性,或者突变性,也要考虑到边界条件的约束。而且任何一种发展都会有副作用,需要提前考虑,这跟系统论的反馈一致是一样的。”
“非常之事必须有非常之为。”率先建成交通强省,即新时期江苏系统化思维的“非常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