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是苍穹原有的底色。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是人们心底热切的企盼。今年的两会,各民主党派、代表委员就如何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带来了新智慧、新提案。
两会期间,来自民建中央的关于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与民进中央的关于打赢珠三角蓝天保卫战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空港建设两份提案都将目光投向了大气污染防治。
压实责任
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责任清单
当前,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保的惯性思维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个别地方放松环保的思想有所抬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一步压实生态环保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才能形成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合力。
为此,民建中央建议抓紧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责任清单。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把打赢蓝天保卫战目标任务措施进行分解、落实、细化,严格考核督察,严肃问责追责。同时,进一步推广各省份制定生态环保责任清单的成功做法,明确有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进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确保各部门分工协作、协调联动。
在治污攻坚中,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传导了压力,有力推进了一些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一批突出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各地可借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成功做法,开展省级环保督察、专项督察等,将压力层层传导,对责任追究到底。
源头防治
大力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
打赢蓝天保卫战,必须坚持源头防治,调整“四个结构”,即产业结构、运输结构、能源结构、用地机构。
目前,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60%,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两会期间,不少委员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能源结构调整上。
民建中央提出,大力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加快体制改革,确保天然气供应。在大型国有油气公司主导的基础上,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天然气开采、进口,进一步拓宽天然气来源,确保完成“煤改气”等大气污染治理重点任务。
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坚定不移实施散煤综合治理,在民用领域,加快落实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在工业领域,加大对不能稳定达标燃煤设施的淘汰力度。加强居民取暖用气用电价格支持;对“煤改电”电网改造投资出台支持和补贴政策,完善上网侧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联防联控
跨区域环境治理与协同发展将成为必然选择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一阶段任务已经顺利完成,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更频繁的蓝天白云,让人民群众有了真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同时在一些区域,也遭遇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瓶颈期。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在PM2.5治理方面显现出天花板效应。珠三角陆地面积仅4.22万平方公里,却集中了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五大国际机场,空港航班排放了较多的大气污染物,还存在地面保障车辆、作业机械、油库、接送旅客车辆等多种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粤港澳大湾区的空港密集且负荷大,污染愈加严重。这样的状况进一步凸显出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的重要性。
针对这一问题,民进中央建议,在粤港澳现行的合作框架机制下,组织开展大湾区空港大气污染物排放与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的关联研究,为三地政府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同时,研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粤港澳大湾区空港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监管指引。研究编制大湾区绿色空港发展规划,提出珠三角空港大气污染物排放指南,推动相关立法工作。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大湾区如何化解“阻力”、增加“动力”,不仅是民进中央的关切,也是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的关切。“推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既可以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持国内引领,迈向国际一流,又有利于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说。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告诉记者,“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界、依靠辖区政府各自为政的管控型环境治理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跨区域环境治理与协同发展将会成为现实的必然选择。”
攻坚,必须披荆斩棘迎难而上。2019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年。相信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会带来更多的提案议案,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建言献策,让蓝天不再只是人们心中的愿景,而是每天醒来,抬头就能望见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