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最严管控,以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更新日期:2019-03-08
摘要:代表委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

  代表委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引起来自江苏的代表委员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四个一”的精髓要义,毫不松懈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以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保持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全国人大代表、省审计厅厅长侯学元表示,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四个一”的精髓要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深入落实去年省两办出台的《江苏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办法(试行)》,推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在江苏全面实施,努力以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找准自然资源工作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的职责定位,管好用好自然资源这个宝贵的财富,紧紧围绕‘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核心职责,以优空间、护资源、促集约为工作主线促进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刘聪表示,将重点围绕长江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生态保护引领区和生态保护特区等关键区,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游,进行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有一句话令全国人大代表、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印象特别深刻:“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他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动仗和主攻仗,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群众利益、经济发展的统一。

  江苏的特点是面积小、经济总量大,这就意味着江苏的环境压力非常大。王天琦表示,我们一定要树立以环境容量来确定排放总量的理念,把污染物总量的排放作为一把戒尺,把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限定在环境容量以内,让环境容量发挥硬约束的作用,倒逼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强化企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去年,江苏省生态环境系统实施了环境信任保护原则,按照这样一个原则,凡是在上一年执法当中表现较好的企业,会列入豁免名单。今年,还将完成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推动水泥、玻璃、焦化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当然,有些企业污染严重且无法治理达标,这类企业必须关停。

  最严监管,促进河湖功能永续利用

  水是生态系统的控制性要素。全国人大代表、省水利厅厅长陈杰表示,江苏江河湖海俱全,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大局。“要充分发挥河长湖长作用,加快水污染防治,抓好源头治理;加快河湖违法圈圩和违法建设整治,遏制违法侵害河湖行为。要系统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促进水体流动、增加水环境容量;实施河湖生态清淤,清除污染底泥,减少内源污染存量;实施退圩还湖,逐步恢复湖泊水域面积,改善湖区周边生态环境;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防治水土流失。要着力提升监管能力水平,通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控河湖管理保护红线、强化河湖生态监管,改变过去重开发利用的模式,做到尊重自然,保护河湖,促进河湖功能永续利用。”

  “下一步,我们准备以长江流域为重点,在项目准入、岸线利用、水资源利用方面采取最为严格的保护措施,打造最严监管区。”王天琦说,对长江流域现存的问题,实行清单管理制度,挂账销号,一个一个解决,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南京是江苏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长蓝绍敏说,南京提出了打造长江南京段绿色生态带、转型发展带、人文景观带、严管示范带“四个带”的目标。南京将出台《南京市建设长江严管示范带工作意见》,以“严管示范”为突破口,拿出最坚决的态度、最坚强的意志、最严厉的手段,执行最严格的准入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管理制度,落实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坚决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电话:+86(510)88521000

传真:(0510)88521000转803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鸿山路66号


[向上] 
服务热线
+86(510)88521000

传真:+86(510)8852 1000 转803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