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壁垒没有破除是导致民间投资下滑的原因之一,而目前的市场壁垒主要分为地方保护主义和企业身份的壁垒
●对策
建立环保领跑者制度,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企业环境责任的年度遴选及评级工作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推动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导的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环保产业技术研发基地
建立基础设施领域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及对标体系
◆中国环境报记者 崔煜晨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以下简称环境商会)近日发布《关于促进环保行业民间投资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其中指出我国目前民间投资下滑严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4月,民间投资增长5.2%。截至4月,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低5.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2.1%,比去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3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
此前,已经有媒体报道,在一些PPP项目中,有的民间资本想进却进不去,有的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民营企业投资收益,导致民间资本持币观望。那么,民间投资下滑具体症结在哪?如何调动其积极性?
环保行业民间投资下滑原因何在?
市场壁垒、支付机制、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等影响民间资本积极性
国务院督查组不久前赴广东、重庆、福建、四川等省(市)发现,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完善政策措施,有力引导带动了民间资本投向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但也有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受阻,还需进一步落实政策、完善机制,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
据了解,在环保行业,民间投资也存在下滑的现象。环境商会调研发现,在环保项目投资合作中,市场壁垒没有破除是导致民间投资下滑的原因之一,而目前的市场壁垒主要分为地方保护主义和企业身份的壁垒。
在国务院督查组调研的过程中,就有企业负责人反映,有的地方PPP项目就是为国有企业量身定做,甚至直接拒绝民企参与。加之国企贷款容易,竞争力更强。在PPP项目申请方面,民企压根不是对手。
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反映,公共服务领域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如果没有合理的价格管理、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即使政策、资金到位,民企也会担心自身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不敢贸然进去。有些地方PPP模式机制设计和创新停滞不前,配套激励措施尚未出台,影响了民企投入的热情。
“支付机制不健全、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和中小型企业融资成本高等原因,都是导致民间投资在环保行业下滑的重要因素。”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执行秘书长马辉分析。
去年以来,由于一些地方财政状况恶化和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契约精神,在市政公用领域拖欠账款现象屡有发生,并呈现出区域性特征。去年10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就曾因支付污水处理费困难,最终将文昌污水处理厂转让给了项目合作方清华同方,以抵偿拖欠的巨额污水处理费。
尽管去年5月六部委《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明确提出,行政区划调整,政府换届、部门调整和负责人变更,不得影响特许经营协议履行,但相应监督及处罚措施还不到位。
记者了解到,在现实中,企业在不能取得应收账款的情况下,只能垫付流动资金以维持环境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财务成本升高,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融资成本增高。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各地陆续公布和推介的PPP项目超过4000个,总投资达到5万亿元,仅依靠企业自有资金难以为继。
“环保行业民间投资项目以PPP项目为主,而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存在初始投资大及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前期融资需求迫切。”马辉介绍说,除国企及上市环保公司外,多数环保民营企业相对其他传统行业规模小,抵押担保能力不足。此外,PPP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政策风险、法律风险远远超过经济风险、项目建设风险,而政企双方的风险分配争议较大。
如何让民间资本动起来?
各地绿色金融实践初见成效,还需完善相关运行机制和配套政策
据了解,针对环保行业PPP模式支付机制不健全、中小型企业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及金融机构制定了较多绿色金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