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长江水生生物资源遭酷捕滥捞锐减 多种鱼类灭绝

更新日期:2016-06-27
摘要:由于滥捕滥捞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长江流域阶段性禁渔和增殖放流均未阻止渔业资源进入快速衰退期,不仅有多种鱼类灭绝,数量和种类均大幅锐减,水生生物资源不断恶化。中科...

  由于滥捕滥捞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长江流域阶段性禁渔和增殖放流均未阻止渔业资源进入“快速衰退期”,不仅有多种鱼类灭绝,数量和种类均大幅锐减,水生生物资源不断恶化。中科院院士曹文宣等国家淡水鱼研究专家表示,长江水生生态环境保护已进入存亡的“危急关头”,建议改当前的阶段性休渔为全面休渔十年,“抢救性保护”我国最大的水生生物资源库,恢复长江生态。

  珍稀物种灭绝濒危家鱼卵苗量仅为上世纪0.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长江流域有水生生物1100种,其中鱼类370多种、底栖生物220余种和其他上百种水生植物,居全国各水系之首。此外,长江水系还有10种河海洄游性鱼类,有中华鲟、达氏鲟、白鲟、江豚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物种资源库,也是我国最大的渔业资源基因库,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以来,长江生态资源大幅减少。首先是一些珍稀物种灭绝或者濒危。中国科学院院士、淡水鱼类研究专家曹文宣介绍,长江里的白鱀豚、白鲟、鲥鱼等5大珍稀水生动物已经消失,江豚和中华鲟等珍稀物种已经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长江曾经和南美的亚马逊河是世界上唯一两条同时拥有两种淡水豚类的河流。但由于渔业资源大幅锐减,被誉为“长江女神”的白鱀豚自2003年后再无踪影,2007年中外科学院宣布其功能性灭绝。目前幸存的长江江豚,全长江流域仅存1000头左右。

  其次是渔业资源大幅锐减。长江是我国淡水渔业最重要的种质资源库和卵苗采集场。但是,近年来四大家鱼卵苗监测发生量徘徊在1亿尾左右,仅为上个世纪50年代监测发生量300亿尾的0.3%,对我国淡水养殖业的产业安全埋下巨大隐患。

  第三是水生生态恶化,遗传多样性弱化。国际淡水豚类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介绍,白鱀豚、江豚等为长江里的旗舰物种,是生态环境好坏的“指示物种”,“灭绝以及极度濒危都意味着长江的生态环境已经坏了,水生生物到了存亡关头。我们发现的死亡江豚很多胃里一条鱼都没有,它们是饿死的。”

  科学家发现,近年长江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大不如前。曹文宣说,长江各江段采集的样本都出现了个头变小,环境适应力降低、疫病抵抗力降低的问题。“数量和遗传性都进入了快速衰退期,这两年用长江的亲本育种,鱼苗的存活率和质量都大不如前,这是遗传多样性降低的直接影响,最终危及长江这个天然种质资源库的存亡。”

  “酷捕滥捞”是种群锐减的罪魁祸首

  长江里淡水鱼资源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流域内经济活动高速发展,长江河道里航运以及沿岸人为的破坏活动频繁,恶化了生物生存环境。专家表示,其中最为主要的“凶手”就是酷捕滥捞,不仅减少渔业资源的“存量”,还严重破坏“增量”。

  记者在曹文宣院士团队所做的多个渔业资源考察的资料中发现,长江中下游包括两湖流域,渔民使用电捕、“迷魂阵”、人工围堤、密眼网具等违法捕捞行为仍然存在。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谢松光介绍,他们曾在洞庭湖做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渔民的捕捞总量中91%都是50克以下的幼鱼,其经济价值仅占全部渔获物收入的22%。重量超过100克的鱼仅占捕捞总量的2%,而其经济效益占到56%。

  谢松光说:“这几年渔民的渔获物呈现数量少、质量低、幼龄化的趋势,这种不可持续的捕捞方式使得鱼类自然生息受阻。”

  实际上,国家针对酷捕滥捞有多部法律和文件,比如自2002年开始实施的阶段性禁渔制度及增殖放流等非常有针对性的措施。但由于酷捕滥捞的屡禁不绝,政策效果却“大打折扣”。

  专家表示,阶段性禁渔已不能续上“鱼类生长链”。由于沿江的滥捕滥捞,自然繁衍的后代还来不及长大就在解禁后被捕捞。曹文宣向记者展示了一份调查记录:科考人员渔民开禁后的渔获物抽查发现:一条约6月4到8日繁殖出来的鱼,在8月3日被捕捞上岸。“生出来不到两个月就被捕捞,鱼类生长链被打断,现行禁渔期制度的初衷难以实现。”

  此外,曹文宣表示,由于目前的增殖放流无法进行客观的效果评价,一些增殖放流的鱼苗也被渔民捕捞上岸,每年全国各地总计数亿元的投入“总体贡献率差不多仅有2%”。

  全面休渔势在必行条件成熟可行性高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电话:+86(510)88521000

传真:(0510)88521000转803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鸿山路66号


[向上] 
服务热线
+86(510)88521000

传真:+86(510)8852 1000 转803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