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废旧轮胎渐成“黑色污染”源 无害化利用率仅六成

更新日期:2016-07-12
摘要:从高速公路上遗弃的废旧轮胎到修车厂里随处可见的破轮胎,从擅自焚烧到旧轮胎翻新不久前在广西南宁举行的我国中小轮胎生产企业生态环保会议上,诸多与会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

  从高速公路上遗弃的废旧轮胎到修车厂里随处可见的破轮胎,从擅自焚烧到旧轮胎翻新……不久前在广西南宁举行的我国中小轮胎生产企业“生态环保”会议上,诸多与会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快速增长,解决废旧轮胎“黑色污染”仍需要多重手段。

  “黑色污染”不容忽视

  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副秘书长张建德介绍,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与汽车密切相关的废旧轮胎产生量也在快速增长。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调查表明,早在2013年,中国废旧轮胎产生量已经达到2.99亿条,重量达到1080万吨,并以每年约8%至10%的速度在增长。2015年,中国废旧轮胎产生量已经突破3亿条。

  一方面是与日俱增、越发庞大的轮胎产量数据,另一方面却是令多地头疼的废旧轮胎安全事故及污染问题。

  南宁市交警支队的研究表明,在南宁周边道路废旧轮胎遗弃的情况,已经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一些交通事故的直接导火线就是货车司机擅自遗弃在高速公路上的废旧轮胎引发的。

  张建德说,我国废旧轮胎年产生量超过1000万吨,但无害化利用率只有60%。“这意味着我国汽车产业正在遭遇废旧轮胎‘黑色污染’的侵蚀。”

  废旧轮胎“黑色污染”在国外早有前车之鉴。1990年发生在加拿大安大略湖的黑格斯维尔火灾,持续长达17小时,有1260万条轮胎被烧,1700人被疏散,大量油类物质渗入土壤,附近的河流也被多环芳烃污染,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广西师范大学环保领域的专家介绍,越积越多的废旧轮胎长期露天堆放,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极易滋生蚊虫传播疾病,严重恶化自然环境,并可能引发火灾,威胁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在一些地区,废旧轮胎被用作燃料,严重的污染使周围寸草不生。由于其构造和成分的特殊性,露天堆放的废旧轮胎一旦燃起便很难控制和扑灭,并且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和威胁人体健康。

  废旧轮胎再利用步履艰难

  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小轮胎生产企业介绍,废旧轮胎再利用步履艰难的关键在于:具备翻新利用能力的企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利润微薄,加上产品附加值低,市场销售不畅。

  根据我国橡胶工业协会的统计,2012年以来,我国橡胶数量已经常年居于世界前两位,每年生产的橡胶制品量约46万吨,废旧橡胶产生量约18万吨,有近5%的废旧橡胶没有回收利用,其中废旧轮胎约占2%,长期堆放,难以降解,成为“黑色污染”源。

  广西牟新泰轮胎生产公司总经理莫泰安告诉记者,中国废旧轮胎利用主要是生产再生橡胶、轮胎翻新、生产硫化橡胶粉,这些企业8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大多数翻胎企业装备水平不高,技术力量薄弱,必要的测试设备不完备,影响了翻新轮胎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据专业人士介绍,废旧轮胎是一种需要占用大量环境空间的废物,并且难以压缩、收集和消除。鉴于旧轮胎分解所需时间的不确定,因此它们不具有生物降解性,而且其成分包括一些危险元素,如铅、铬、镉和其他重金属,若处置和管理不当,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

  此外,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属于半公益事业,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中国废旧轮胎资源零星分散,其回收、加工、运输费用高,加上历史原因形成的人员、债务包袱重、企业经济效益差,多数企业亏损严重,废旧轮胎回收利用行业发展呈低水平徘徊。

  加快废旧轮胎“涅槃重生”

  云南泰云隆轮胎公司董事长柯思达、南宁伍葆电动车公司董事长张占明等一线企业家建议,废旧轮胎循环利用问题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大计,应通过法律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方式,加快推动这一领域的资源循环利用。

  首先在轮胎生产环节或销售环节征收废旧轮胎处理费,可仿效西方国家采取的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做法。

  其次,对废轮胎的运输、贮存、处理和再利用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出台政策鼓励规范的有实力的轮胎循环利用企业进入废旧轮胎回收领域,并予以一定补贴,通过经济杠杆提高正规企业从事回收行业的积极性。

  再次,出台政策鼓励轮胎翻新企业为车主提供轮胎管理与服务,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减少废轮胎的产生,从源头上保证翻新胎体质量可控,同时坚决取缔土法炼油小工厂,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电话:+86(510)88521000

传真:(0510)88521000转803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鸿山路66号


[向上] 
服务热线
+86(510)88521000

传真:+86(510)8852 1000 转803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