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河南治气一“战”到底

更新日期:2016-07-26
摘要:车辆在工地内喷洗除尘。孙浩摄 督查队员夜查扬尘污染违法行为。孙浩摄 ◆本报记者邵丽华刘俊超实习生孙浩 一场攻坚战,展现出河南省对治理大气污染的坚定决心。一个个军令状...

 河南治气一“战”到底

车辆在工地内喷洗除尘。孙浩摄

 河南治气一“战”到底

督查队员夜查扬尘污染违法行为。 孙浩摄   

◆本报记者邵丽华 刘俊超 实习生孙浩

  一场攻坚战,展现出河南省对治理大气污染的坚定决心。一个个“军令状”,把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向高潮。

  7月初,中原大地吹响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角。河南省7个厅局、18个地市政府“一把手”就环保问题向省委、省政府递交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向大气污染宣战。

  出台“1+6+7”体系

  向大气污染宣战

  “这次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绝不只停留在口号上、会议上,而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措施上。”河南省环保厅大气处处长陶冶告诉记者。

  7月4号召开的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会议,印发了开展大气污染攻坚战的1个意见、6项制度和7个专项方案(以下简称“1+6+7”),明确细化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具体目标、详细措施,以及考核标准。

  2016年,河南全省PM10年均浓度要达到115微克/立方米以下,PM2.5年均浓度达到78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达到190天以上;2017年,全省PM10年均浓度达到108微克/立方米以下,PM2.5年均浓度达到74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达到200天以上,全面完成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终期考核目标要求。郑州市到2017年底,要退出全国74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由好到差排序后10名。

  河南省针对扬尘、工业大气、燃煤、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及治理机动车污染、秸秆禁烧、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7个方面,分别制定了攻坚方案,并把任务细化到7个部门,即河南省环保厅、公安厅、农业厅、水利厅、交通厅、商务厅、住建厅。以环保厅为主,其他厅为辅, 抽调38人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司令部”,以“战报”的形式,每天一期,实时公布大气污染防治的最新信息,真正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共同应对大气污染。

  河南省将对大气污染防治进行考核,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及相关省直部门和连续5次排名后10位的其他县(市),实施 “一票否决”,由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组织部门、监察机关等约谈市(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暂停这一地区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民生项目与节能减排项目除外)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

  对终期考核不合格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除暂停这一地区所有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民生项目与节能减排项目除外)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外,加大问责力度,必要时由省政府领导约谈省辖市、县(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

  对大气污染严重,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恶化的地方,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追究当地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及其他有关领导成员责任。

  纳入京津冀统一预警

  5市PM2.5浓度要降20%

  环境保护部近日致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求7省(区市)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统一预警空气污染分级标准。其中提到,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市、鹤壁市、安阳市、焦作市等传输通道城市,按照这一标准组织开展预案修订。

  这也对河南省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上的郑州、新乡、焦作、鹤壁、安阳5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河南省指出,这5个市除了要达到省定目标外,还要完成国家下达保首都北京的空气质量改善任务,PM10、PM2.5浓度要降低20%。

  据悉,这5个市在加强燃煤散烧污染控制方面,积极推行集中供热,力争城市建成区及县城集中供热率提高到80%以上;在集中供热不能覆盖的区域实施电力、天然气替代散煤工程;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加严分散燃煤设施的限制性、禁止性环保措施。并且各市在全市范围内完成10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或拆除。

  同时,河南省也鼓励其他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参照实行传输通道城市的做法,共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千人计划查污染

  工地现场治扬尘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电话:+86(510)88521000

传真:(0510)88521000转803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鸿山路66号


[向上] 
服务热线
+86(510)88521000

传真:+86(510)8852 1000 转803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