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在大变革中如何寻找发展机遇?

更新日期:2016-08-10
摘要:◆中国环境报记者 张蕊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环保产业和所有其他产业一样,都面临着时代趋势的挑战,我们可能将被这一趋势颠覆,也可能抓住机遇。博天环境集团(以下简称博天)...

 在大变革中如何寻找发展机遇?

 

  ◆中国环境报记者 张蕊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环保产业和所有其他产业一样,都面临着时代趋势的挑战,我们可能将被这一趋势颠覆,也可能抓住机遇。”博天环境集团(以下简称“博天”)董事长赵笠钧在近日举行的2016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如是说。在他看来,中国环保产业过去所熟悉的治理模式、当前主流的环保业务,或许都将在绿色发展的路上、在绿色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消失。这就是他所说的“动荡”。

  作为一家定位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的企业,身处环保产业的巨大变革之中,近年来,博天提供了一种“样本”,可以从多视角解读:民企、混合所有制;流域治理、环境监测、B2C……

  与此同时,博天也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让企业获得更好发展。证监会网站近日公布《博天环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公开发行不低于4000万股,募集资金拟投资15.54亿元分别用于膜材料及膜组器生产基地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水环境解决方案和水务投资运营资金。其中,补充运营资金额为13亿元。这是继2014年博天提出IPO申请后的重启。

  有业内人士认为,博天上次申请未获通过主要是受制于业务扩张后负债率较高。如今这一情况正在慢慢改善。同时,企业也在积极调整战略,“上市”可期。

  在前进中不断调整方向

  尝试B2C模式,进军监测市场,建立水通道蛋白膜生产线

  “身处环保产业,我们一直在小心翼翼判断时代趋势、行业发展和产业周期。从过去经验来看,没有哪个行业能永远保持增长,都会有周期性波动。因此,企业需要因时思变,在业务结构上做出调整。”赵笠钧表示。

  谈到过去20多年的企业发展历程,赵笠钧坦言,无论是1995年博天开始进行屠宰废水处理,还是1998年进入啤酒行业废水处理领域,再到后来的乳制品行业废水、煤化工废水,直至现在的工业园区和流域治理等,无一不是根据时代需求调整业务发展战略。

  近年来,从尝试B2C模式,博乐宝在京东众筹,到进军监测市场以及出资购买正渗透技术,建立水通道蛋白膜生产线,博天涉足领域越来越多。

  对此,赵笠钧表示,据相关统计,目前全国有600多万个固定污染源,如果每家企业每年花费15万元进行监测检测,则会产生将近1万亿元的市场。“即使这些污染企业关闭一半,仍然还有数千亿元市场。同时,“十三五”期间,土壤调查等市场也将增长迅速,因此博天十分看好监测领域。”

  就在今年,博天旗下博慧检测北京实验室落成。据了解,博慧检测北京实验室未来可承接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综合污水、地表水检验检测75项;环境空气检验检测31项;生活饮用水、直饮水、地下水检验检测123项;废气检验检测39项;土壤检验检测69项以及噪声检测4项。

  此外,博天还不断完善产品种类,这在水通道蛋白膜技术的引进和生产中得以体现。2015年博天与丹麦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博通分离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其中博天环境控股55%,丹麦公司占股45%。企业主要进行正渗透膜生产。

  博天高级副总裁张蕾表示,基于研发计划,北京密云建有一条中试生产线。产品生产线也已经进入到调试阶段,今年内将投入生产。生产基地的选址已经确定有3个,年内将启动建设,明年完成基地建设设备安装。从2018年开始逐步释放产能。

  与大企业有竞争也有合作

  中字头央企未来都将成立环保企业,是必然选择还具有工程优势;企业间合作机会将增多,可发挥各自在品牌、资金、经验人才方面的优势

  企业多方向发展面临的竞争对手也来自多方面。在上述论坛上,已有企业负责人表示,中字头央企未来都将成立环保企业。面对这一现实,赵笠钧表示,作为央企,很多都是依靠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求发展,然而现在基础设施等工程业务量大幅下滑,企业寻找新的业务方向是必然选择。而涉足环境领域,这些企业还具有工程优势。

  面对行业竞争加剧,赵笠钧表示,这可以促进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同时对行业进行重构。“企业间的合作机会也将增多,央企的二级公司可以与环保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各自在品牌、资金、经验人才方面的优势。但如果进入企业只为拓展市场进行低价竞争,将有损行业健康发展。”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电话:+86(510)88521000

传真:(0510)88521000转803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鸿山路66号


[向上] 
服务热线
+86(510)88521000

传真:+86(510)8852 1000 转803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