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大数据时代: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更新日期:2016-09-18
摘要:2016年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9月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会议主题为大数据时代: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本版今日摘登部分演讲内容,以飨读者。 高度重视并善加利用新媒体 全国政协会...

  2016年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9月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会议主题为“大数据时代: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本版今日摘登部分演讲内容,以飨读者。

  高度重视并善加利用新媒体

  全国政协会议新闻发言人、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名誉院长 王国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我们讨论这个主题非常重要,尤其是环保领域,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越来越重要。我想围绕这个话题谈几点想法。

  信息公开既是公众了解环保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环保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当今社会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公众的知情意识、维权意识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党和政府关于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今年出台了两个重要文件。一个是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意见》,另一个是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制度性的信息公开,使相关信息更加透明,可以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支持、监督环保工作。近年来各地屡屡发生邻避效应事件,从表面上看源于公众缺乏对科学信息的了解和受人鼓动,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是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前期规划、设计、论证和决策过程中不透明,缺乏信息公开,与公众沟通的意识薄弱。做舆论引导工作,要有专家型、专门人才来做,而且要及时、充分。把信息公开的要求落到实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广泛的公众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环保工作不断向前的力量源泉。 环境保护部印发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已经于去年9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从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全面指导和推进全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工作,对缓解当前面临的复杂形势、构建新型的公众参与治理模式,对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美丽中国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如何将《办法》落到实处,真正动员广大社会公众积极、深入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信息公开、信息对称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公众知情、了解应该掌握的信息和知识,才能成为推动环保工作不断前进的正能量。

  新媒体是促进信息公开和社会公众参与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必须高度重视,善加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不仅对环保信息公开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新的机遇。环保部门可以更便捷地在自媒体平台上普及环境信息和环境科普,让公众科学认识环境信息、充分参与讨论,可以使谣言的危害降到最低。为此,要高度重视网络和新媒体建设,拓展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渠道,推动环境管理部门与企业、公众、媒体无障碍沟通。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推动形成新媒体时代的环境共治。要高度重视、不断提高各界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和与媒体、公众打交道能力水平。要懂得和善于通过网络和新媒体,用权威信息引导公众,营造有利舆论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依赖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只有充分的信息公开,才能获得公众的充分理解和参与,才能确保环保事业不断取得进步。

  实现全国环保举报互联互动

  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办公室副主任 马建华

  今天,我就环境保护部在全国范围内开通12369环保微信举报的情况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首先,环保微信举报公众模式可以概括为统一平台、全国互联、属地管理、层级负责。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层可以同时登陆一个平台,分别按照不同权限开展工作。环境保护部负责全国微信举报平台开通的统筹、监督、指导以及管理平台的开发维护和技术支持;省级环保部门负责行政区内微信举报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指导和信息公开;地级市和县级环保部门负责行政区内微信举报的具体办理和信息公开工作。

  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均开通了微信举报,已有345个地市、1300多个环保部门开通并使用微信举报管理平台,并受理群众举报。已经有14万群众关注了名为“12369环保举报”的公众号。12369环保微信举报开通1年多来,全国共收到各类举报事项40693件,这些举报均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反馈。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电话:+86(510)88521000

传真:(0510)88521000转803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鸿山路66号


[向上] 
服务热线
+86(510)88521000

传真:+86(510)8852 1000 转803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