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将“党政同责”落到实处,依法治污,严格追责,有力地推动了环境质量改善。图为天蓝水清的淄博市区。 资料图片
在淄博,市委书记、市长及各区县委书记亲自带队开展夜查已经成为常态。图为淄博市委常委、秘书长尚龙江(右)带队开展环保夜查。 于萌摄
中国环境报记者周雁凌 季英德 通讯员高忠传
夏末秋初,驱车穿行淄博,绿树林立的市区、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让记者对这个年燃煤量达4500万吨,以石油化工、建材等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老工业城市刮目相看。曾经“大烟囱,冒黑烟,晚上星星看不见,一年吸掉半块砖”的景象销声匿迹,成了历史。
俯身掬清水,抬头见蓝天。
来自山东省环保厅的数据显示,1月~6月,淄博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同比增幅列全省第1位;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列全省第1位;细颗粒物浓度改善13.8%,列全省第1位;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10.6%,列全省第1位;获得山东省大气生态补偿资金1034万元,列全省第1位。
上半年,淄博市在全省17市大气污染防治考核指标中,获得5个第1名,而全市经济运行整体平稳,各项经济指标保持全省较好水平。
从曾经的重工业城市,到现在的水清天蓝,究竟是什么推动了这一显著变化的发生?记者了解到,这一切与淄博落实环保“党政同责”分不开。在淄博,“党政同责”不是口号,不是幌子。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生态建设,各区县委书记、区县长管靠到位,各级各部门责任明确,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推动了环境质量改善。
关注 1
生态建设怎么调度?
每月召开调度会,市委书记主持,相关市领导及各区县、部门和镇办主要负责人必到
生态淄博是淄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就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目标明确后,下一步就是要把各项任务落实到每个区域、每条河流、每个企业、每个点位、每项指标、每个责任人。任务完成得如何,还得在生态淄博建设调度会上接受“考验”。
生态淄博建设调度会自去年6月开始,已经召开了12次,其特点是“规格高”:淄博市委书记王浩亲自主持,市长周连华不定期参加,3名市委常委和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参加,11个区县、15个部门(单位)和6个重点镇办主要负责人必须到会。
每次调度会,主要议程有4项:
一是观看3个专题片,即淄博市环保局制作的上月环境质量、通报整改、重点问题专题片,市公安局制作的刑责治污专题片,市委宣传部制作的内参专题片;二是会议发言,上月改善好的区县做典型发言,改善差、推进慢的区县做表态发言;三是与会市领导针对性发言;四是市委书记王浩总结讲话,部署下阶段任务。
“生态淄博建设调度会从来都是‘不说过程、不说成绩、只说问题、只说措施’。”淄博市环保局长于照春说,淄博市委、市政府每月坚持召开生态淄博建设和“绿动力”提升工程调度会,采取抓正反典型的形式,通过视频内参、情况通报,落实整改责任,推动了整体工作进展。
据统计,仅今年前4次调度会,就通报环境重点问题222个,整改完成189个,正在整改33个。生态淄博建设调度会已成为淄博市构建环保大格局、强力推进各项环保工作的有力抓手。
“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在调度会上,通报的问题分区县、分项目列出清单,让各个区县相关负责人如坐针毡。对于问题,这些负责人还要说明原因和下一步整改措施。
“承诺如果不兑现,在下月的调度会上,负责人就会下不来台。”于照春说,有一位环保工作推进慢的县委书记,初次表态发言的措施没落实到位,结果到下月调度会上无法交代,从此不再讲空话,每次部署都迅速落实。
关注 2
党政同责怎么落实?
市委书记、市长亲自部署,市、县领导带队夜查,环保“党政同责”成为共识,环境保护从“平推式”变为“上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