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界首打造蓄电池循环产业链

更新日期:2016-09-22
摘要:目前,界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已形成了以清洁生产为特点的企业内部自循环。图为界首田营产业园车间一角。资料图片 ●围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国家政策、行业规范和环保要求,从企...

 界首打造蓄电池循环产业链

 

目前,界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已形成了以清洁生产为特点的企业内部自循环。图为界首田营产业园车间一角。资料图片

  ●围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国家政策、行业规范和环保要求,从企业层面控制污染源头,从园区层面抓好末端治理,从政府层面实施过程引领,建立了规范的环境生态防护体系

  ●正在尝试建立网络化的收购体系,通过辐射周边500公里的近距离、低成本一级回收圈,保障废旧物资回收供应的可靠性、稳定性

  ●形成了以清洁生产为特点的企业内部自循环,以上下游协调配套为特点的企业中循环,以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为特点的社会大循环

  ◆中国环境报记者 徐卫星

  “界首田营产业园是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专业园区,以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加工、绿色电池制造和铅基化工材料为主导产业。目前,入驻企业20多家,年回收加工废旧电池50万吨、再生铅30万吨,生产动力电池6000万只。2015年实现工业产值230亿元。”安徽省界首市市委书记徐会东向记者表示,“十三五”期间,界首将继续领跑标准、创新技术,打造循环经济2.0版本。

  在近日举办的2016中国再生铅与铅酸蓄电池产业协同创新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正式授予界首市“中国有色金属绿色循环利用示范基地”称号。在此之前,界首市先后获评7个全国性城市矿产试点及循环经济示范县(市)。

  1 靠企业环保引领“界首模式”

  “大家很难想象十几年前,界首市的土法炼铅,一个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逐渐成为界首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季坤森表示,通过10年的努力,界首走出了一条开发“城市矿产”、实现绿色崛起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创造了循环经济发展的“界首模式”。

  界首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逢阳表示,界首围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国家政策、行业规范和环保要求,从企业层面控制污染源头,从园区层面抓好末端治理,从政府层面实施过程引领,建立了规范的环境生态防护体系。

  何逢阳告诉记者,企业在环保方面承担的角色尤为重要。他介绍,田营园区在组建之初,安徽省华鑫铅业集团有限公司为解决冶炼环节的技术和环保难题,曾到全国七省两市学习,并组织专家进行科技攻关,自主研发了HX余热侧吹冶炼炉,采用重力除尘和负压生产,减少烟尘排放,提升装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围绕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研发的工艺,获得8项国家发明专利,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指定为《再生铅及合金锭标准》制订单位。

  界首是天能集团的八大生产基地之一。在位于田营园区的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厂区,清洁生产技术贯穿于生产经营全系统、全过程,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被消灭在工艺过程之中,真正实现绿色生产。

  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介绍,“十二五”期间,天能集团累计投入10多亿元,全面提升工艺技术,实施外化改内化等措施,实现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的全面转变。同时,推动生产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变,着力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让生产“柔”起来。

  “界首的蓄电池生产企业,通过近几年全面实施内化改造,降低成本10%,削减酸雾排放70%,节水80%,2015年全部通过国家行业准入核查验收。”季坤森指出,界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完全可以成为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的产业。

  2 用“互联网+”巩固全国性收购体系

  界首市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界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正在尝试建立网络化的收购体系,通过辐射周边500公里的近距离、低成本一级回收圈,保障废旧物资回收供应的可靠性、稳定性。其中,田营园区废旧电瓶回收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在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设有办事处,链接了全国10万个基层网点,形成点对点购销关系。一大批从业人员由最初的无牌无照、小打小闹,逐渐成长为职业经纪人或组建了专业的回收公司,成立了自己的物流车队,与本地加工企业结合成利益共同体或合作伙伴,其触角延伸到全国各个角落。

  园区企业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正在组织建设信息化回收交易平台,打造废旧资源收购快速通道,用现代回收体系巩固“买全国、卖全国”的产业格局。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我们很想听到您的声音

电话:+86(510)88521000

传真:(0510)88521000转803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无锡市新区鸿山镇鸿山路66号


[向上] 
服务热线
+86(510)88521000

传真:+86(510)8852 1000 转803

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8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