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陆某可能不会重蹈覆辙甚至错上加错。在收购了大量含有重金属的污泥并随意堆放在钢棚内后,面对执法人员的查处,他又悄悄把超过3吨的危险废物私自作了处置……
浙江省慈溪市日前破获了一起重大“污泥案”,经过环保部门和公安机关长达半年多的联合侦察、跨省核实后,终于掌握确凿证据,使真相水落石出。记者了解到,犯罪嫌疑人陆某先后将210多吨含有重金属的污泥随意堆放,并通过吴某转移处置了超过3吨的危险废物。
目前,本案已由慈溪市公安局移送当地检察院审查,当事人陆某和吴某被刑事拘留,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是谁在蓝色钢棚内堆放大量污泥?
案件起源要追溯到今年3月29日。
慈溪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接到群众举报称,位于宗汉街道政通路1028号南侧的钢棚内,有人堆放着大量污泥,散发出难闻的异味。
接到举报后,环境执法人员立即赶往现场。果然,在宗汉街道的一个蓝色钢棚内,执法人员发现了一座小山般的污泥堆。经检测,这堆污泥内含有大量铜、锌、镍等重金属,属于危险废物。
执法人员通过调查得知,这些含重金属的污泥是房东陆某堆放于此处的。面对调查,他声称,自己是受江西一家危废处置企业委托才收集污泥的,暂时堆放在这里,准备择机运往江西。
按照《环境保护法》规定,危险废物不得随意堆放,必须在具有防雨、防渗漏、防扬洒等措施保障,且悬挂警示标志的专门场所才能堆放。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环境执法人员在现场拍照存证后,决定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展开调查。
司机耍小聪明自保,监控录像颇为蹊跷
当环保、公安执法人员再次赶到现场时,居然发现情况已经起了变化。钢棚内堆积如山的污泥明显少了一部分。
污泥去哪了?公安民警立即对陆某采取了控制。面对询问,陆某矢口否认污泥减少了,坚持说“本来钢棚内堆放的就这么多”。
公安民警立即展开侦查,几经周折,在调取的监控录像中,一个戏剧性的画面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一辆大货车从蓝色钢棚开出来后,在外围绕了一圈,很快又开回了钢棚……
“这里面一定有什么情况。”警方顺藤摸瓜,最终找到了监控录像中的大货车司机,并从这里找到了突破口。
原来,就在3月29日环境执法人员前来调查情况的当晚,做贼心虚的陆某便找来两名货车驾驶员,想通过转移污泥的方式减轻罪责。
“本来我们装货是300元一车,他一下就答应给我1000元一车,我就觉得有问题。”这位司机交代,为了不惹麻烦上身,他明里答应陆某运货,实际装好污泥后在周围绕了一圈又回到原地卸载了。这就出现了监控录像中颇为蹊跷的一幕。
但另一名吴姓司机就没这么“聪明”了,他把一大车污泥装上了车,运到慈溪西山垃圾填埋场倾倒。
模拟实验解难题,非法处置和堆放污泥量一一确认
在人证面前,陆某不得不承认了自己擅自转移污泥的事实。然而,这辆货车到底装了多少污泥?陆某和两位货车司机都无法说清楚。
“我们赶到西山填埋场想挖出这些污泥,但这里地域范围很大,而且每天有大量垃圾运达此处填埋。”慈溪市环境监察大队有关负责人说,因无法找到确切填埋位置,执法人员无功而返,调查陷入困境
最终,为明确陆某私自处置掉的污泥到底有多重,慈溪公安、环保联手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根据陆某和两名司机的三方对应口供,让同一名驾驶员用同样的货车装同样目测数量的污泥,还原事实真相。实验结果显示,这一车污泥已经超过了3吨。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危险废物必须由具备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私自处置危险废物3吨以上,已达到入刑标准。陆某和货车司机吴某当即被警方逮捕。
之后,经过执法人员称重,除了私自处置的污泥,堆放在蓝色钢棚内的污泥,数量达到215.67吨。
涉案7家企业,5家已被顶格处罚
侦查没有就此止步。这么多污泥到底从哪来的呢?环保、公安的调查进一步展开。
通过抽丝剥茧的周密侦查,陆续有7家企业被执法人员锁定。这7家企业中,其中5家是位于慈溪市新浦镇的磷化工企业,1家是位于慈溪市周巷镇的钢筋酸洗企业,还有1家是位于崇寿镇的钢筋酸洗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