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李涛
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绿成荫,沟相通,渠相连。
这里不是江南,这里是陕西延安治沟造地生态综合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的所在地——南泥湾。
谁能想到,几年之前,这里还是荒芜贫瘠、杂草丛生的“烂泥湾”。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以下简称“陕西地建”)总经理韩霁昌研究员告诉记者:“现在的南泥湾,由于治沟造地旱地改水田项目的实施,水稻的亩产已经从原来200多公斤增加到400多公斤,并且将土地整治、生态建设与红色文化旅游相融合,再现了‘陕北好江南’的大好风光。”
昔日好风光 又变烂泥湾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这首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民歌,歌唱了在当年艰苦的岁月里,南泥湾军民克服重重困难,把一处荒无人烟的“烂泥湾”,改造成为“陕北好江南”的史实。
南泥湾位于陕西省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曾经人迹稀少,荒凉寂寥。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广大官兵用自己的辛苦和汗水铸就了当年的“陕北好江南”,唱遍了大江南北的《南泥湾》正是描绘这个时期的南泥湾。
作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旅游观光,希望一睹“陕北好江南”的风采。可当地人听到的却常常是抱怨和失望,有的游客甚至坐车经过了南泥湾好久才发问:“南泥湾到底在哪里呀,怎么一直都是连绵的黄土?”
南泥湾“陕北好江南”的光景早已不在,大量稻田荒芜,种植面积一度不足500亩。归根结底,这是由于近几十年来,当地水位的不断变化,加之传统耕作方式效率低下造成的。
当地三台庄的村民王福亮说:“这里的地都荒废了十几年了,树和草长得好得很,就是种稻子活不了。”
据介绍,由于当地特殊的地形,地下水位本来就偏高,近几十年来,由于雨涝增多加之排水不畅,使得原有的稻田变成了很深的湿洼地,给种植带来极大困难。
当地农场职工卜凤龙也说:“我们这儿地下水位高,又没有排水系统,稻田里的水排不出去,稻子根本没办法生长。稻田里平时淤泥有一米左右深,人一进去就能没到大腿处,更别说普及机械化耕种了。过去,我们都把南泥湾叫‘烂泥湾’,农民宁愿不要国家补贴也不愿种地,因为一年下来根本没有收成,生活水平自然上不去。”
整治难度高 科技帮大忙
为了改善当地环境,造福于民,让“烂泥湾”重现当年南泥湾的好风光,陕西省和延安市决定对南泥湾土地进行大规模综合整治,以利于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群众收入。
整治的重任最终落在了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身上。
“南泥湾地区除了土层厚度差别大以外,最大的整治难点还在于解决‘水多’的问题。”韩霁昌向记者介绍说,“由于地质条件特殊,地下水位过高,南泥湾存在大量无法耕种的盐碱地和下湿地。如何‘排’,如何‘灌’,是整治中最关键的问题。”
南泥湾土地整治项目总建设规模为8800余亩,包括阳湾沟、九龙泉沟两个子项目,地建集团最终确定了 “集中连片、配套齐全,稳产高产、持续高效”的设计理念,在注重保护生态的同时,通过系统的创新技术和工程措施,让土地核心区域能够种植稻田,打造景观农业。
“土地厚度差,也就是能生长植物的实际土层厚度。在南泥湾地区,不同区域的土地,其实际土层厚度相差很大。”陕西地建南泥湾项目部经理陈田庆介绍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陕西地建使用了普探技术。陕西地建南泥湾项目部经理陈田庆告诉记者,科研人员通过普探技术探测出不同区域土层的厚度,将土层厚度相近的田块划分到一起。同时,利用机械作业提升这些土层厚度相近田块的平整度。
“这样一来,土地的使用更为科学,土地使用率也得到提升。田块因为土层厚度统一,因此集中连片,也提升了机械化耕作的水平。”陈田庆说。
在解决关键难点“水多”的问题
上,科研团队在传统排水的基础上,对土壤持水和土壤壤中流进行反复研究,最终形成了一套截沟治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