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通过建立河长制、落实长效保洁等管理机制,境内河水水质明显改善。图为义乌江断面,目前已稳定保持Ⅲ类水质。吕斌摄
◆本报记者晏利扬 通讯员王雯
浙江义乌,闻名遐迩的世界小商品城。
3年前,用“有水皆黑,有水皆臭”来形容义乌的水环境,一点不为过。
如今的义乌,全市7个浙江省控及金华市控断面全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达标率100%;3个出境断面水质由劣Ⅴ类均提升到Ⅲ类水质标准。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义乌这个充满传奇的城市再次续写“治水神话”?本报记者专程赴义乌进行了实地采访。
水污染积重难返
吹响全市治水集结号
“义乌开始推行“1+9+14+6”源头治水模式,针对每一滴污水,对症下药,精准治污。”
义乌因小商品贸易而商贾云集。从“鸡毛换糖”的路边集市,发展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基地。地域面积仅1105.46平方公里又三面环山的义乌,每天超过200万人在此生息。
密集的人流,“低、小、散”的产业格局,有限的上游生态来水,给这个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水环境压力,黑河、臭河、垃圾河,这“三河”成为义乌河流的常态,与其国际化都市身份极不相符。
“我们再也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的老路子。”2013年7月底,义乌下定决心,全力打造“碧水商城”,提出“三步走”目标:2013年,义乌江出境交接断面考核要达到合格以上;2014年,消灭劣Ⅴ类水,交接断面出水水质总体达到Ⅳ类水;2015年,水质继续改善,交接断面出水80%以上达到Ⅲ类水。
义乌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河长制”、挂起治水作战图、实施乡镇交接断面水环境质量考核、增加治污考核权重分值并对治污不力党政负责人进行问责、实现中心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出台严格的污水处理“义乌标准”。
经过3年整治,义乌已创建为省级“清三河”达标县,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5年底,“碧水商城”设定的“三步走”目标如期实现。
交接断面出水达到Ⅲ类水会不会“昙花一现”?
今年2月起,义乌在市级河长的牵头指导下,明确“科学治水、流域治水、源头治水”的思路,从根源找问题,补短板。治水反弹压力依然较大,境内劣Ⅴ类支流及排污口数量仍然较多,控源截污任务艰巨,老旧小区雨污混排现象仍存在……一条条问题被查摆出来。
“义乌人口众多,环境容量有限,治水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务必鼓足干劲、重新起跑,坚决打赢治水攻坚战。”义乌市委书记盛秋平说。
告别疾风骤雨式的治水,义乌治水工作向纵深精准推进。
义乌市“五水共治”办公室统筹各职能部门及相关单位、乡镇(街道)对全市41条“河长制”河流及岸上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摸清治理底数,形成了每条河流的“一河一策”“三图三表”。在此基础上,义乌市开始推行“1+9+14+6”源头治水模式,针对每一滴污水,对症下药,精准治污。
“‘1+9+14+6’源头治水模式,就是制订好1个总体规划,聚焦9个污染源头治理,落实14个镇街主体责任,出台六大保障机制,使义乌的治水从流域治水向源头治水转变,从应急式治水向长效治水转变,从项目建设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义乌市环保局局长余青说。
义乌还编制了《义乌市“五水共治”综合治理“十三五”规划》,同步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城镇雨污合流整治、工业企业雨污合流整治、重污染和低小散、“六小”行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湖库塘清污(淤)、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集贸市场和特殊行业治理、初期雨水治理等九大源头治理。
动员全民参与,打造有生命力的治水模式
“通过河长制APP,所有河长每次巡查时间和长度、巡查轨迹、问题上报情况、处置情况都一目了然。”
走进义乌市义亭镇晓鑫饰品公司,就能看到厂房外墙上悬挂着一张厂区雨污管网平面图。上面用红蓝两种颜色详细标明了厂区内雨水管和污水管网的走向。一旁还标明政府网格管理员、管网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排污排水许可证等信息。